ZKX's LAB

“十三五”期间山东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扩大 低保对象达145万人 共发放救助金24.42亿元

2020-12-02新闻1

鲁网12月2日讯(记者 冯明月)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扩大,各类保障对象人数增加,全省低保对象达到145万人,共实施临时救助86.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4.42亿元。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赵立杰在会上介绍了有关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方面的工作。

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

在低保方面,我省相继印发了系列文件,将因残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低保范围,不断强化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适度放宽低保申请条件,扩大低保覆盖范围。

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方面,积极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持续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全面签订特困人员照护协议,落实落细照护责任。全省特困人员覆盖由“十二五”末的21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2.1万人,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了54%。

在临时救助方面,我省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实行急难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和小额临时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审批,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时效性。

在特殊群体保障方面,保障范围逐步拓展,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06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8.6%;全省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70.9万人次,较“十二五”末增长84.8%。

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

推动完善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我省城乡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长到现在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和14.6%;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由1.67:1缩小到1.31:1。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现了由按供养方式确定供养标准到按个人自理状况确定供养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别增长到现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3%、17.1%。临时救助标准由过去分别按城乡低保标准的3—6倍确定,调整为统一按城市低保标准的3—12倍确定,实现了城乡临时救助标准的统一和提高。

全省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费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1415元,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了574 元、695 元、695元、754元、695元,分别提高了48%、97%、97%、251%、97%。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48元,较2016年提高68元,提高了85%;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23元,较2016年提高43元,提高了54%。

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我省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为孤儿提供诊疗、康复、特殊药品等救助1.1万人次;开展“孤儿健康关爱行动”,按照“愿查尽查、应建必建”的原则,为在保孤儿安排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0.2万名在全日制学校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孤儿每人每学年提供1万元资助。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处集养、治、教、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为集中养育的孤弃儿童提供规范化专业化服务。

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全省了开展“福康工程”和“齐鲁福彩助残行动”,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安装康复辅助器具,有效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十三五”时期,共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5194万元,为7833个低保家庭和贫困户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13704件;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20万元实施“福康工程”,为467名贫困肢体残疾人提供假肢康复辅助器具828件;积极开展“慈善扶贫精准助残”行动,投入493万元,为1437名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1312件、轮椅664辆。

加强困难老年人服务保障。建立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对60-79周岁、80-89周岁、90-99周岁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补助80元、100元、200元;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能力等级为2-3级,以及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80元。

赵立杰介绍,目前全省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的老年人达66.5万人,年发放资金7亿元。山东同步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以县级敬老院为中心、区域和乡镇敬老院相衔接的特困人员供养设施,全省共建有敬老院898处、床位11万张。省级安排1.76亿元,在22个县开展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打造兼备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幸福院,建设农村养老周转房4205套。加强对留守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对8487名农村留守老年人逐一落实帮包责任人,采取上门探视、电话问询、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加强日常巡访,落实关爱措施。

#低保#扶贫#养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