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站在福建龙岩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的山头,村民涂家龙望着一簇接着一簇的山林,遥想来年林下的累累硕果,心中一阵喜悦。
十几年前,同样站在这个山头的涂家龙,可是一筹莫展。彼时,这里还是光秃秃的一片,靠山吃山成了“竹篮打水”,涂家龙一家子也陷入穷困窘境。
2012年,涂家龙家的山头迎来生机。那年,央企中国石油在这里启动公益林项目,种下了万亩山林。8年间,“扶贫树”长成了“致富林”,也结出了涂家龙家的“致富果”。
这样的故事在长汀随处可见。福建省长汀县是闽西革命老区,被誉为“红旗不倒的地方”,然而长汀人民久苦于水土流失之困。数十年来,在长汀,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水土流失治理如一场“生态接力”,多方努力渐渐让荒山“披了绿”,让青山变金山,长汀人民由此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生态接力,培育“万亩林”
长汀河田世纪生态园市直公仆林2001年前风貌和治理后现状对比。 资料图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伯湖村的“90后”傅桥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荒山上寸草不生的场景:家附近的河田“河比田高”,河道里“只见砂石不见水”,地里“三天没雨便旱,三天有雨便涝”,每逢暴雨河水必是浑浊,河水混合着黄泥土越过河堤,吞没良田、村庄,四处肆虐……
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附近的山头都是光秃秃的”,傅桥回忆说,“小时候我妈妈为了拾柴火,得爬上十几里山路。”
长汀县是南方红壤区,曾是中国四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临着发展桎梏,担负着历史使命,长汀人民深知,水土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数十年来,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与百万亩荒山作战。
在向长汀水土流失发起总攻的关键节点,2012年初,中国石油受命,指定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与长汀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成为了唯一一家对口帮扶长汀县的央企。
此时,数十年水土流失治理已成绩斐然,在攻坚阶段,石油人接过生态“接力棒”。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拉开时,怎么让荒山披绿?种树仍是关键。
经与长汀县委、县政府反复商议后,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决定投资4000多万元在当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田镇露湖村一带,启动“中国石油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项目。自此,“万亩林”在长汀扎下根。
2018年10月19日,“万亩林”生态治理项目顺利完工。回望6年间,石油人在长汀的露湖、明光、朱溪、罗地、伯湖、晨光6个村10382亩山地上种下771822棵树,“万亩林”成了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中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景观林。
算清“生态账”,长出“致富林”
现在的长汀山河披绿。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供图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万亩林”随着季节变换“外衣”,整个山林在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多彩的景象。
四季变幻的美景源自于“万亩林”成功创新的套植大苗技术,项目树种选择上兼顾生态、经济功能,栽植了无患子、枫香、山杜英、樱花等17类常绿阔叶树,用斑斓的色彩装点昔日的濯濯童山。
因贫瘠而人迹罕至的荒山,已成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渐渐地,游客们开始慕名而来。“‘万亩林’种的一些经济林木让当地群众成为最直接的受益人。除了经济效益外,万亩林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并且已经开始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长汀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江晟把山林的变化看在眼里。
万亩山林治愈了原本沟壑林立的水土流失“创痕”,也让土地重现肥力。村民们纷纷在田间山头种上了各类作物,这片“万亩林”也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喊作“致富林”。
吃过“生态亏”的长汀人吃上了“生态饭”,日子也慢慢红火起来。
在河田镇,眼看长汀的山绿了、水多了、河床降了,傅桥的父亲回到了家乡,在镇里河田塅这块原来只能种地瓜的土地上,规模流转了近万亩土地,用来种植优质的水稻。如今河田塅成了“万亩丰产水稻示范基地”,傅桥的父亲也成了种粮大户。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傅桥在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成立了一家生态农业公司,成了一个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新农民”。
“父辈的艰苦奋斗和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了今日的河田,我希望留给后人一片绿水青山,留下一座座金山银山。”傅桥说。
“荒山”变“青山”,长汀人民联合多方帮扶力量,又用智慧把“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长汀县引导贫困乡村群众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花卉经济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2012年以来,全县共建成设施农业2200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67家、家庭农场1349家,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69万亩,参与林农2.13万户,年产值26.02亿元。
“自我造血”,走上“小康路”
山上“披了绿”,长汀的绿色产业不断壮大。人民网 兰志飞摄
2019年12月底,长汀县河田镇蔡坊村319国道旁,一座崭新的加油站——中国石油蔡坊加油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中油(长汀)能源有限公司投入运营的第一座加油站,更是一座被寄予厚望的“扶贫站”。
中油(长汀)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与长汀县国投合资成立,首期计划开发经营6个加油站,除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和税收,公司所获收益将用于长汀县精准扶贫和水保生态林后续养护。
这家央企对长汀的扶贫投入不止“这一笔”。在规划中,中国石油长汀支线将实现供气,把西气东输三线的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到长汀,打通一条新的能源动脉。这条支线终点直达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区,而这里又有着中国石油的另一个产业项目——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福建长汀催化剂项目。
从种下“扶贫树”到共营加油站,再到工业项目上马,石油人在长汀实践着从“单一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帮扶路径。这样的路径,激励着长汀人民更有干劲追求美好生活。
当前,长汀正通过加强“自我造血”扬鞭奋蹄,走上“小康路”。
长汀的“河田鸡”远近闻名。满山翠绿成了河田鸡养殖的“聚宝盆”,2019年,全县出栏河田鸡901万羽,实现总产值6.3亿元,促进农民增加收入9000多万元。
长汀的河田鸡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源于从传统的家禽养殖,过渡到发展“生产 加工 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长汀引进数位知名互联网人,创立了河田飞鸡(长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河田鸡保种选育、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运作模式,加大了河田鸡产业及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线上线下产品销售供不应求,推动了河田鸡品产业化,并采取“合伙人”模式,扩大商品鸡养殖,带动养殖户创收。
据介绍,长汀将力争2020年全县河田鸡养殖量达1200万羽以上,年出笼河田鸡1000万羽,总产值5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以上。
发展河田鸡产业是长汀人民“自我造血”的一个缩影。
在长汀,“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许许多多生动故事正在发生,老区的绿色发展之路、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