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到中年,我总结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人生在世,一定要和光同尘

2020-12-04新闻4

什么叫和光同尘?

这个词语出自《道德经》,原文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绝妙啊,如果我们能对这句话知行合一,那么人生在世几乎就是无往不利。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突然想起在网上热传的某书某剧,其中的主角就是习惯性装深沉,故弄玄虚)。做人还是要懂得“知止守静”,不要锋芒太露,要知道大巧若拙,浑朴如一才是大境界。

再就是,与人交际要保持距离和平衡,不要无事生非,一切归于自然,如此你就能无为而无不为。

不要觉得《道德经》很深奥,实际上,其中所说基本都是一些客观世界的常识。但今天我们不谈《道德经》,主要来说一说和光同尘。

很多人对这个词有误解,觉得它是同流合污、随大流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

和光同尘是说不要站在群体、环境和世俗的对立面,我们在社会上,不能光顾着自己去建功立业,这样是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会让你阻力重重,如果你转变观念,与群体、环境和世俗形成一种和谐共存、共赢的态势,那么你就会获得很大的能量,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这才是“和光同尘”的真义。

举个例子。

华为任正非曾表示他在中年之前几乎都是逆境,在上学时他是学习尖子,后来进入部队也是做过技术专家,但因为奉行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生哲学,结果是碰到头破血流。……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共鸣。唉,这个道理如果是早一点明白就好了,但人到中年才明白总比不明白要好很多。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去改造自己。

过去我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的是自己的成功,是想要用强大来证明自己。这种心态、行为,就很不受人待见啊,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强”的衬托。

当年我有一种很幼稚的心理,觉得别人不喜欢是嫉妒。反正这个社会就是“恨人有笑人无”,大家都是比较来比较去,以多少、强弱论高低。

其实,这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别人的对立面啊。

这样的人有很多啊,他们不但喜欢显摆自己,炫耀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更期望别人承认自己不如他们,让别人对他心服口服……多么狂妄,多么自欺欺人啊。

要知道,人狂必有祸啊。要知道,人低才为王啊。正如任正非所说,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所谓和光同尘,就是做人要谦虚低调,要把姿态放低一些,要与群体保持同一阵线,只有这样,你才能“团结就是力量”。

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我们做人做事,都应该是追求群体的成功,而不是自我的成功。

这才是顺势而为。改变别人是违背人性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蠢事,改变自己、和光同尘才是取得成功的秘诀。

而要做到和光同尘,我们还要保持开放,懂得妥协,品味灰度和平衡。

开放是打开自己融入集体、环境,妥协是求同存异,宽容有度量,是和谐共存,而灰度则是把握动态的平衡和节奏。

什么是成功?真正的成功不是自己占有了多少物质,而是你帮助、利益到多少人,有多少人因你受益,就有多少人支持你,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特别是做企业带队伍,一定要能取长补短,人尽其才,像任正非那样做“傀儡”、无为而治才是境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谁也离不开水,人生在世,不争才能大成。

#人生哲理#和光同尘#道德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