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汲取科幻灵感,华为Mate40系列塑造5G旗舰新形态!

2020-12-04新闻5

10月30日,华为顺利举办了新旗舰华为Mate40系列的国内发布会,转眼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不知道各位朋友们有没有被这款手机惊艳到呢?

华为Mate40系列采用的是麒麟9000系列芯片,最高集成153亿晶体管,是目前手机工艺最先进、晶体管数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又大幅降低功耗,还能让你体验震撼的超前速度,全面领跑5G时代。此外,麒麟9000集成24核Mali-G78 GPU集群,是华为手机芯片GPU之最,性能和能效全面领先。针对游戏场景,将性能和能效强大的CPU和GPU等硬件基础与高性能、高能效、高画质的解决方案相结合,带来沉浸式游戏体验。软硬件深度调教构建了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Pro+视、听、触三感协同的超强游戏体验。90Hz刷新率每秒可呈现90个画面;240Hz触控采样率赋予屏幕更快的响应速度;干净利落的马达震感带来从视觉到触觉的真实沉浸;立体双扬声器打造立体环绕声场让人身临其境。

华为Mate40系列搭载EMUI 11系统,基于麒麟9000强大的性能支撑,EMUI 11系统潜力也得以充分释放,可稳定流畅地运行Top 级应用程序,动效流畅性得到提升,同时可以实现36个月持久流畅使用,也难怪华为Mate40系列手机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认可。

此次华为Mate40系列的外观设计也是一大亮点,传承Mate系列核心DNA,在华为Mate30系列标识性圆环设计基础上推出“星环设计”,彰显对未来的无畏探索精神,精准严谨的中轴对称和极致平衡,散发着理性美感。后置镜头系统视觉上中心留空,镜头模组分布于外围星环之上,科技和未来感跃然眼前。

屏幕设计方面,华为Mate40采用68°3D曲面屏,屏幕边框窄到极致,视觉体验沉浸,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Pro+延续88°超曲环幕屏,左右边框臻于无形,画面向更广处延伸,带来更为沉浸的视觉体验,观感十足震撼,每一面都美。流线型屏幕铺满整个正面,越过二维平面和两侧中框,进一步延伸到手中,握持感舒适。华为防误触算法确保握住手机使用期间,降低误触发生,用户自如操作无忧。

华为Mate40系列搭载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摄像头,拥有高达1/1.28英寸的传感器感光面积,是华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影像传感器,也是首款将RYYB滤色阵列、四合一像素融合、全像素八核对焦技术集于一身的传感器。

你心动了吗?我好心动啊~

https://new.qq.com/omn/20201204/20201204A03IPT00.html

https://new.qq.com/omn/20201203/20201203A090GS00.html

https://new.qq.com/omn/20201203/20201203A0APQB00.html#华为MATE#华为#麒麟收藏

华为Mate40系列搭载EMUI 11系统,基于麒麟9000强大的性能支撑,EMUI 11系统潜力也得以充分释放,可稳定流畅地运行Top 级应用程序,动效流畅性得到提升,同时可以实现36个月持久流畅使用,也难怪华为Mate40系列手机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认可。

此次华为Mate40系列的外观设计也是一大亮点,传承Mate系列核心DNA,在华为Mate30系列标识性圆环设计基础上推出“星环设计”,彰显对未来的无畏探索精神,精准严谨的中轴对称和极致平衡,散发着理性美感。后置镜头系统视觉上中心留空,镜头模组分布于外围星环之上,科技和未来感跃然眼前。

屏幕设计方面,华为Mate40采用68°3D曲面屏,屏幕边框窄到极致,视觉体验沉浸,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Pro+延续88°超曲环幕屏,左右边框臻于无形,画面向更广处延伸,带来更为沉浸的视觉体验,观感十足震撼,每一面都美。流线型屏幕铺满整个正面,越过二维平面和两侧中框,进一步延伸到手中,握持感舒适。华为防误触算法确保握住手机使用期间,降低误触发生,用户自如操作无忧。

华为Mate40系列搭载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摄像头,拥有高达1/1.28英寸的传感器感光面积,是华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影像传感器,也是首款将RYYB滤色阵列、四合一像素融合、全像素八核对焦技术集于一身的传感器。

你心动了吗?我好心动啊~

https://new.qq.com/omn/20201204/20201204A03IPT00.html

https://new.qq.com/omn/20201203/20201203A090GS00.html

https://new.qq.com/omn/20201203/20201203A0APQB00.html

#华为手机#5g#Android系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