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康熙扳倒鳌拜,为何却对班布尔善下手最重?卑微前嫌让康熙太恶心

2020-12-04新闻6

文/江焰

康熙早期,为了从众多大臣手中拿回亲政的权利,在经过几年隐忍过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的玄烨由清算鳌拜开始,处死、流放、囚禁了一大批重要官员和宗室子弟,其中处理的宗室子弟当以班布尔善的地位最高,后果也最凉。

因为老爸是努尔哈赤庶子的儿子,班布尔善的基础爵位在宗室之中并不高。虽然是嫡子,但是老爸并没有立下太多的战功,只留下个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还轮不到他继承,因为他只是排行第四的嫡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不过,中国古代超高的夭折率帮了他,等到班布尔善真正成年以后,他上面就只剩一个二哥额克亲了。在额克亲继承老爸的爵位之后,年长八岁且已经立有战功的额克亲,就把自己原来的三等奉国将军给了弟弟班布尔善。所以,后来贵为大学士的班布尔善最初只是一个从自己哥哥那里白捡的三等奉国将军,属于宗室中的中下爵位。

然而,天命二年,也就是1617年出生的班布尔善,在整个顺治朝表现的很不错,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平过叛军灭过流贼,爵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超过自己的父亲,拿下宗室中等爵位,晋升到了辅国公。随着爵位的上升,班布尔善在朝政中也逐渐开始有影响力。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尽管班布尔善按照辈分讲算是康熙的堂叔,但是努尔哈赤一系的子孙到了康熙朝是何其的繁多,地位爵位比他更显赫的大有人在。所以,为了能够在朝堂上走的更远,拥有更多的权利,这位宗室黄带子开始巴结起了顾命大臣鳌拜。

说起这事来,是当年顺治为了让年近八岁的康熙能够平稳的接下担子,就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作为顾命四大臣辅助康熙,其中以鳌拜的权势最为显赫。而在权利的诱惑下,班布尔善"屈尊"和鳌拜越走越近。

拍马屁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古往今来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的走上这条道路。班布尔善在成功引起鳌拜注意后,凭借在满人当中少有的文化修养,打入到了鳌拜的核心权利层。

于是,在康熙四年以后,他因此平步青云,先是担任鳌拜曾经担任过的领侍卫大臣,统领紫禁城侍卫处,官居一品;然后又当上了清朝内阁前身内三院中内秘书院的大学生,管理外交祭祀文书以及中央行政文件。至此,班布尔善已经从普通的宗室人员变成了当朝实权人物,不过这权利不是他自家皇上给的,而是巴结鳌拜得来的,为他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拜错码头得来的荣华富贵,来得快去的也快。在"老政治家"索尼去世之前,在这位索相恳请康熙学他爹14岁亲政的奏折的推波助澜之下,早就卯足了劲的康熙逐渐收拢权利,在康熙八年亲政两年之后,终于通过一系列的谋划扳倒了鳌拜。

其实,康熙能够清除鳌拜的最大原因之一还是鳌拜并没有反心,他或许会贪恋权势,但是对于爱新觉罗家族却是始终忠心耿耿的。作为清朝明君的康熙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鳌拜的生前生后事给足了面子,过后还恩封了其后代。甚至在处理鳌拜的当时,为了最大可能地稳住朝政,康熙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株连,只对主要人员施以严惩。

不过,任何当权的"善心"都是暗中标好了价码的,鳌拜为清朝立下的汗马功劳值得康熙仁慈一下,但是对于班布尔善这位堂叔,康熙却表现出来另一面。

先是,康熙列出二十一宗罪,在革职以后判斩立决。后来,因为是宗室而改为赐白绫。与此同时,班布尔善没有成年分家的儿子则全部贬为庶人,革出宗室,成年儿子有爵位的全部削去,变为闲散宗室。

康熙对于班布尔善的处罚在鳌拜党中可谓是最重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在了他努尔哈赤孙子,康熙堂叔的这个身份上。作为宗室,本该是维护自己侄儿、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班布尔善,却为了一己私利,帮着外人。为了权势,他不好好的办差等着明君发现,竟然"屈尊"去巴结鳌拜,简直是家族的耻辱。

在清史记载中,详细地记录了康熙对班布尔善下的结论:“班布尔善系宗室辅国公,授为大学士。附和鳌拜、藐视皇上、结党营私、有负皇恩。”二十一条罪,主要归为不好好干事情、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独断专行、任人唯亲。跟鳌拜结成同党之后,把政事拿回家关起门来商议,商量出结果后直接告知各部门主事官员,完全无视康熙的存在。

如果说鳌拜还可以功过相抵的话,班布尔善这种谄媚小人在康熙眼里就是毫无剩余价值的宗室之耻。杀班布尔善一可以杀鸡儆猴,警告宗室子弟今后再不顾脸面地攀附权臣之前好好想想后果;二是年少的康熙也的确十分气愤班布尔善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毕竟,杀外人要三思,杀自家不成器的族人就轮不到大臣们管了。

#清朝#康熙#鳌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