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诏国攻破成都,掳走数万百姓工匠,为何还要割去他们的耳朵?

2020-12-04新闻8

南诏国乃是中原王朝养虎为患的典型,原本他们只是西南蛮夷,有着众多部落,根本形成不了太大威胁。

但是到了唐朝,随着青藏高原上吐蕃帝国的崛起,中原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受到威胁。吐蕃人时常裹挟着西南地区的一些部落来侵扰边境。于是,唐朝选择扶持当时亲近唐朝的南诏,帮助其统一了各部。

公元794年,异牟寻被唐朝封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国。南诏国领土约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余万,主要民族是哀牢族,国家通用语言为哀牢语、汉语。哀牢族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可能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后来演化为近十数种民族。

南诏立国之后,自然是依附唐朝,作为唐朝对抗吐蕃的桥头堡。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主仆关系的存在,所以唐朝对于南诏的态度并不好,当地官员对于南诏贵族多有轻慢,这导致南诏国对于唐朝开始渐渐出现了不满。

公元750年,云南太守张虔陀和南诏王阁逻凤彻底闹掰,最终阁逻凤发兵攻破云南,主仆关系宣告破裂,南诏和大唐帝国翻脸。

“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张虔陀为云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谋,虔陀矫诈,待之不以礼。旧事,南诏常与其妻子谒见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陀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因发兵反攻,围虔陀,杀之。”

唐朝立马派兵征讨,却出师不利,无功而返。公元754年,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进击南诏,进至南诏首都太和城,唐军全军覆没。两次伐南诏,唐军损失惨重,南诏也国力大损,吐蕃成为最大赢家。

与此同时,吐蕃人又向南诏抛来橄榄枝,与南诏结为兄弟之国,把南诏国捧得很高。背靠吐蕃这棵大树,南诏自然不惧唐朝,于是正式走向唐朝的对立面。

对此,唐朝虽然恼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后来便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来找南诏的麻烦。倒是吐蕃人趁火打劫,没少拉着南诏搞事情。

公元779年,缓过劲儿来的唐朝开始着手应对南诏,并击败了南诏和吐蕃联军。而值得一提的是,吐蕃战败后,由于没得到好处,所以对南诏不再有好脸色,不仅取消了其兄弟之国的地位,还趁机将南诏纳为臣属之国,在南诏驻军设城,收取重税,想要在南诏身上找回损失。

这下南诏才意识到,自己被吐蕃人给利用了,于是幡然悔悟,重新归顺唐朝,表示子子孙孙永为唐臣。

此后南诏国其实也还算老实,一直都恪守本分。但是,唐朝出了问题。动乱之后,唐朝衰落,藩镇割据,军阀们良莠不齐,自私自利。

尤其是剑南节度使杜元颖治下的蜀地,不仅百姓生活困苦,连士卒们的军饷钱粮也时常遭到克扣,以至于吃不饱的士卒们不得不组团跑到南诏国去偷盗。而通过这些士卒的行为,南诏发现了蜀中空虚的现状,于是大军来袭。有趣的是,当时吃不饱饭的蜀地士卒们不仅不抵抗,反倒给南诏军队带路,导致成都外城被破。

公元829年,南诏攻破成都外城,掠走百姓工匠数万人。

元颖以旧相,文雅自高,不晓军事,专务蓄积,减削士卒衣粮。西南戍边之卒,衣食不足,皆入蛮境钞盗以自给,蛮人反以衣食资之。由是蜀中虚实动静,蛮皆知之……蛮留成都西郭十日,其始慰抚蜀人,市肆立堵。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资治通鉴》

也就是这一战,数万成都百姓被割去了耳朵。

生长在蛮夷之地的南诏士兵凶残异常,捉到成都百姓后割掉耳朵鼻子,当时成都外城居住的百姓十有八九都被残害,相貌变丑不说,说话还走风漏气,于是很多人只好用木头做个假鼻子、耳朵。

“蛮俘华民,必劓耳鼻已,纵之,既而居人刻木为耳鼻者什八。”——《新唐书》

割耳报功,这是古代战争中一种常见的军工自领方式。众所周知,古代军工评定往往需要以杀敌数来作为衡量标准。

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就曾规定,斩首数量和军功爵位成正比,你去献上的首级越多,那么在评定军功时,得到的奖励就越大。但是,首级毕竟太大,在战场上不易携带,所以有时候会选择割耳朵或者挖鼻子这样的小物件用以自证。

当然,南诏人在成都的恶行并不是因为挣军功,因为他们割耳的对象不是敌军士兵,而是成都百姓。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坐实这些被掳百姓的奴隶身份,并且用身体上的迫害来打压奴隶们的反抗心理。

其次则是出于报复,因为在与唐朝的战争中,唐军往往会割去南诏战死士兵的耳朵作为军功证物。但是这对于南诏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南诏人的文化中,“耳朵”很重要,死后尸体可以没有,但耳朵一定要在,如此后人才能祭祀。

在南诏,人去世之后,尸体往往会被焚烧,但耳朵会留下来好好保管,用以祭祀之用,有点祖宗骨灰的意思。

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其)〔两〕耳。南诏家则贮以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四时将出祭之。其余家或铜瓶铁瓶盛而藏之也——《蛮书》

所以,唐军士兵割去南诏人耳朵的行为,被其视为奇耻大辱,作为报复之举,也不足为奇了。

在南诏人看来,这是对唐朝百姓的莫大侮辱,也是对唐朝政府的藐视,当时百姓悲歌哀叹:

“西戎(吐蕃)尚可,南蛮残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之后,南诏和唐朝双方虽并未发生进一步战争,但是关系却恶化了。

表面上虽然相安无事,但南诏觉得唐朝孱弱,开始和安南搅合在一起。而唐朝也发现了南诏的不臣之心,所以加强连蜀地防备,一直盯着南诏。果不其然,公元850年,南诏国联合安南国侵犯唐朝西南边境,而早有准备的唐安南都护高骈则大破南蛮联军。

此后的十几年,高骈没有再给南诏喘息的机会,吃饭睡觉打南诏成了唐朝安南都护的日常。

最终,南诏被打得几乎灭国,从称霸一方的西南霸主,变成了连征伐诏书都配不上的西南小夷,对唐朝再也构不成威胁。公元902年,郑买嗣暗杀了南诏王舜化贞并将南诏王族八百余人全部杀掉,南诏自此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长和国。

#南诏#耳朵#南诏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