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谢谢你,包头人!"

2020-12-04新闻11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漂泊在包头的“老白”,他20多年前落脚在赵家营村,街邻四坊都把他当成了亲人。

“ 老白”租住在赵家营村的王二虎家里,以打零工为生。在村里20多年,“老白”没有漂泊在异乡的苦痛,反而觉得这里就是自己的家。

白晶:咱们村里不管老的、小的,见到我都挺尊重我的,娃娃也管我叫“老白”,老汉也管我叫“老白”,挺尊重的。

“老白”1953年出生,今年67岁,老家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赵原县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早早过世,他20多岁的时候,来到了呼和浩特市投奔姑姑。

白晶:我过来看我姑姑,之后一直就没回去,我姑姑去世以后,我就和我表姐闹点意见。1997年就来的包头,一直没和我姐来往过。

1997年,“老白”搭车来到了包头,在赵家营村落了脚。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和雇主家两代人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白晶:我原来在他那里住了10多年,他父亲去世以后,他儿子杨宏宇和我说大爷你不要害怕,没人照顾你我照顾你,我听了心里说不上来的感觉。

村民的尊重和温暖,让“老白”不想离开。他干活勤快,热心帮忙,这也使得村里人都喜欢他。

白晶:在王二虎家也住了10多年,比我亲人还亲了,打点工挣点钱,有了我就给打点房钱,没了我就不给了,吃、住、穿照顾得都不赖。

村民 王玉香:“老白”是老实巴交的人,来这里有20多年了,给我们家也烧过锅炉,挺好的,有点吃的就给拿上点 。

今年人口普查期间,村委会发现,“老白”没有二代身份证,也没户口信息,又因为从老家出来的时间太早也太长,想要办理这些手续只能回到老家办理。

村民 王玉香:现在政策这么好,又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像他没儿没女又是五保户,让他回去看看有没有这个待遇。有待遇办上能省点心、省点事。

在大家的劝说下,“老白”决定回到已经离开了40多年的老家,不过,此时“老白”心理更多的还是对包头的不舍,和对这些好邻居的牵挂。

白晶:我回老家不想在还想回来,我已经住这住惯了,咱们村上这些人就和我的亲人似的,比我亲人还亲了。

村民 王玉香:毕竟岁数大了,应该在老家安顿晚年了。他和我们住得惯了还就要回来,他办完这些手续还要回来,回来就回来吧,来我们就欢迎他,也等于我们村上的一个人了。

没有身份证,“老白”怎么回老家呢?好消息是,在两位村民的陪伴之下,“老白”已经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一个月前,村民带着“老白”来到我市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当时救助站给“老白”提供了身份证明和回乡的车票,但是“老白”不识字,也40多年没坐过火车了,他居然迷迷糊糊的误了车。

白晶:没坐过火车,不了解程序,我以为就两个检票口,误了车了。

考虑到“老白”的户口信息还是得回老家补办,再加上“老白”的这个实际情况,最终房东王二虎和村民张俊青决定,他们一块陪着“老白”,送他回家。临行前,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

在大家的叮嘱声中,“老白”前往火车站,村民自发开车给“老白”送行。

村民 张俊青:他也坐不了车,找不见路,他坐了一次了又返回来。最后我们想的办法就是送他,送回去把事情办了。

村民 王二虎:他来我们村里也有20多年了,互相帮助一下,就这么个就行了。

白晶:我觉得心里挺放心的,有两个弟兄送我,挺放心的。

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赶了过来,给“老白”提供了乘车用的身份证明和火车票。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二十六条在弘扬社会正气方面,鼓励和支持下列文明行为:

(一)见义勇为,参加抢险救灾救人,依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二)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组织)、遗体;

(三)积极参与文化教育、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社区建设、赛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帮老、救孤、赈灾、恤病、助残助学、医疗救助等慈善公益活动;

(五)其他弘扬社会正气的行为。

END

记者:王阳 张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身份证#老白#白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