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的先祖是汉人的分支?专家表示,清朝贵族或许是宋朝皇室后裔

2020-12-04新闻5

相信看到标题的老哥应该是一脸懵逼加一脸愤慨,不过说实话,昊童首次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是这种表情这种想法。昨天时间昊童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帖子,帖子的标题是说,清朝的先祖(爱新觉罗氏,毕竟人家才是统治者)是汉人,而且是宋朝的皇室后裔。

理由大概有这么几个第一个,根据《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宋钦宗)之后第二个,根据《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记载女真后裔中“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备注:这个“伊尔(耳)根觉罗”其实就是爱新觉罗的前身,不过伊尔根是个贬义词(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才被更换为爱新

清朝灭亡后大部分皇室宗亲都被迫改姓,其中最大的改姓范围就是赵姓(宋朝国姓)。最为关键的是,当时远在东北地区的清朝皇室竟然都是统一的将爱新觉罗姓改为赵姓。这块有必有提到,如果说关内的清朝皇室是情急之下随便改姓的(辛亥革命的影响),那关外的清朝皇室可是有充分时间选择改姓的。但他们依然选择统一的改姓赵,这就说明赵姓对他们来说是有特殊含义的。

早在顺治康熙时期,就有大批的汉八旗被下令改姓赵。所以从这也能看出来,汉族姓氏这么多,清朝皇室却对赵姓如此钟情,那必然是有原因的。其实昊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对于这件事儿确实不太了解,因为我本人对于清朝历史是比较抗拒的,可能也是愤青的原因吧。但像这种比较大的历史昊童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的,就当是为了我也为了屏幕前的各位老哥(莫名的羞耻感)。下面的这些内容是昊童整理出的一些反驳理由,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倾向于下面这些的。

无论是爱新觉罗还是伊尔根觉罗,在努尔哈赤(清朝第一代创业者)之前都是小姓(满族有八大姓),小到根本不会有人去专门记录他们。举个例子,我家往上三代贫农,我都不知道我的祖先是谁。但有一天我发家了,我想给自己做个族谱,可我爷爷辈往上根本没有记载,那怎么呢?自然是到处攀亲戚,因为我成功了,我就需要一个成功的先祖来为我添砖加瓦,反正这个东西信就有不信就没有,对我也没影响。

清朝入关后大行其道,剃发易服令下达后更是激起举国反抗的热潮。如果说爱新觉罗氏是宋朝皇室后裔,那他们进入中原后应该想的是怎么认祖归宗,怎么脱掉身上这层皮。而绝对不会是一心一意的向着满族,因为进入中原后爱新觉罗家族作为统治者就早已经认同了汉文化优于他们的现实,他们没有理由放弃先祖的优秀文化而继续选择落后的现代文化。

而他们这样做也只有一个目的和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是统治者,是征服者,所以自己的再差也是自己的,别人的再好也是被人的。况且他们是少数,汉人是多数,如果接受汉人就意味着放弃自己,他们赌不起。假如说他们真的是宋朝皇室后裔,那他们为何还会有这种心理博弈呢?

宋朝是古代中国承认的正统王朝,虽然他比同时期的辽国和金国都弱小。假如说爱新觉罗是宋王朝的后裔,那他们完全可以用这个大做文章,因为统治权的合法性是非常重要的。但从历史来看,爱新觉罗氏没有任何类似的举动,他们之所以能坐稳江山,靠的并不是合情合理的合法性,而是以暴制暴的杀戮性!

靖康之变后赵宋皇室后裔3000余人被金国俘虏并迁往五国城,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上万名宋朝大臣及其家属。这些人后来虽然有部分返回南宋,但大部分都被迫留在了北方。那时的五国城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当时上万名北宋宗室被迁移到这里,经过岁月的流逝自然是有很多子孙流传下来。但问题在于,这些子孙有可能是北宋宗室后代,但也有可能是北宋的王公大臣后代。

另外,五国城虽然是清朝爱新觉罗氏的发源地,但同样也是其他满族的发源地。因此,就算是北宋宗室后裔,那也不只是他们爱新觉罗氏,还有其他姓氏的部落照样有这个可能。

民间野史上都说,宋钦宗与宋徽宗被俘虏至金国后,金国皇帝还赐给了他们几个侍女,而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生了几个孩子。而且更有甚者,说宋徽宗一共有77个孩子,其中只有一男一女没有没有俘虏,剩下的都被抓到了金国。但昊童想说,金国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宋钦宗与宋徽宗作为两个毫无作用的囚犯,人家凭啥还要供养着你。

别的不说,就说宋徽宗的那些孩子,大家伙可以去百度一下,那真的是男为奴女为娼,可谓一个比一个惨。所以说他们能不能有后代流传下来还是个问题,就更别提还能出一个努尔哈赤这样的白眼狼人才。

清朝末期确实有很多爱新觉罗氏改姓赵,但这个在昊童看来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百家姓是宋朝编修的,所以赵姓是排在第一个。而这些爱新觉罗氏之所以改姓赵而不姓金也一目了然,因为赵是百家姓第一个,他们自然是最先选择这个(老大嘛)。而金是他们最早的国号,那个皇帝后代会用国号做姓氏(陈朝是个例外)?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现代这些专家确实是有点过分(那篇帖子就是一个专家说的,还是某知名大学教授)。这种话题明显就是为了抹黑而洗白,为了出名而乱来,所以各位老哥以后看到这种话题就不要上当了,谢谢(我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历年今日:619年3月6日,唐朝发布租庸调法;1898年3月6日,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合约,山东成为德国势力范围;

#清朝#后裔#先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