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人为何要把财产给嫡长子,哪怕他不贤能?老祖宗的智慧让人敬佩

2020-12-04新闻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于礼制的要求特别的严格。在古代,违法的后果是远远小于违礼的后果的,违法最多可能就是斩首示众,但是违背礼仪制度则有可能祸及九族,身遭酷刑——比如,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等等。礼仪之邦,意味着事事有规矩,处处讲原则,所以《礼记》上说: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这就是处处体现天子、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差别,处处体现他们之间的“尊卑有序”。《周易》则更是强调礼制的“以天伦定人伦”的特点,所以上面写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这正是当时人处处讲礼制,处处讲规矩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天下第一大事“皇位继承”也必须有礼可依。所以就有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嫡长子继承制。大概的做法,就是不管你有几个儿子,你的儿子谁聪明谁蠢谁有能力,最终必须把大部分的财产,尤其是天子之位或者爵位传给嫡长子。

当然,这个嫡长子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古人为何要把财产给嫡长子,哪怕嫡长子不贤能?这要是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儿子,那天下还不得乱掉吗?而且从秦朝以后的历史来看,还真有不少因为把皇位传给不争气的嫡长子而导致天下混乱的事情发生,比如晋武帝传位给晋惠帝。

结果来了一个 永嘉之乱,直接把西晋的国运在几十年间就彻底报废掉!这不正是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所在吗?即便是嫡长子并不是不正确,嫡长子继承制度仍然可能带来大麻烦。比如朱棣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把皇位传给了嫡长孙,结果建文帝他叔叔朱棣不服气,来了一次靖难之役。

有这么多的反例,为什么古人要制定嫡长子继承制?而且即使在嫡长子继承制遭遇了很多失败之后,仍然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即便是一些通过反对嫡长子继承制上位的皇帝,自己也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呢(朱棣)?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相对而言最稳当的。

其实早在周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之前,中国尝试了很多其他的继承制度。在远古时期,大体上是以大家族之间开会选举,然后选出大家都比较满意的人为模式的(选贤),当然这个过程前一任天子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这些体现在尧舜禹之前的时期,比如黄帝时代、炎帝时代以及之前的时代,但是这样也导致了天下的动荡。《史记·五帝本纪》当中这样记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大概意思是神农氏王朝到了末期,末代神农氏的才能不足以统治天下,而与此同时神农氏的一个分支,轩辕黄帝的才能非常出众,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于是天下出现了许多人不服法理上的天子末代神农氏,许多人对轩辕黄帝非常信服,这么一个基本的状态。当然这时候还有另外一只神农氏王朝的诸侯——蚩尤,也有不少人信服。

最后的结果是,没办法用大家族之间互相开会妥协的办法来决定谁做天子了,所以最后只好采取战争的办法来解决了。由于黄帝的能力出众,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他打败了末代神农氏,又击败了蚩尤,成为了新一代天子的继承人。黄帝就深感这样的继承容易引起家族内部的纷争,所以经常安排其子孙之间互相辅政,加强和睦关系。

尧的帝位就是这样来的。尧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但是一开始做天子的人却并不是尧,而是帝挚。帝挚是尧的哥哥,尧一开始给自己的哥哥辅政,后面哥哥将帝位让给了他(可能是身体原因,帝挚不久之后去世)。尧在自己即位后,又开创了“禅让制”继承模式。但是,不管是当时的记载还是后世的影响,禅让制都是一个不稳定的继承制。

甚至有的古书记载,当了天子的舜帝囚禁了尧帝,当了天子的大禹又囚禁了舜帝。这样的记载不一定真实,但是可以反映这种血缘关系比较远的选贤继承制是不稳定的(尧舜禹祖上都是同一个祖先),它会引起比血缘关系近的家族内选贤继承制更加大的动荡。所以,大禹又开始了家族内的选贤继承制。

夏、商,主要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这样的制度。但是仍然经常因为王权的争夺而引起动荡,比如商朝享国600多年,但是基本上不是在打外敌,就是在进行内部兼并战争。纣王之所以被推翻,也跟他的几个哥哥有关系,他的几个哥哥后面都加入了周王朝。正是因为对历史上复杂的继承制导致的动乱的担忧,周王朝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看起来“笨”了一点儿,但是好在继承人是唯一确定的,其他人不太好起争端。而且制度是明明白白公布出来的,所以大家也不好再心存争夺皇位的心思,总体来看,嫡长子继承制对于后面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不服:以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最复杂的问题。

#神话传说#嫡长子#老祖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