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厉害!大洼区上口子高跷秧歌艺术团成全国先进

2020-12-04新闻2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授予全国部分基层文化单位“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辽宁省10家基层文化单位入选,我市大洼区上口子高跷秧歌艺术团榜上有名。

上口子高跷队。

上口子高跷秧歌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辽南高跷秧歌的源流,形成了独特的粗犷、火爆、喜庆风格与艺术特色,促使辽南秧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300多年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它却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上口子高跷队。

上口子高跷秧歌鼻祖是兰小儿(艺名),第一代传承人是姚亭俊、第二代传承人是王大手(艺名)、第三代传承人是苏宝义、第四代传承人是杜显文、第五代传承人是仉振和、第六代传承人是张中贤。

1992年,上口子高跷秧歌代表辽南参加天津“南开杯”赛事,荣获铜奖,从此一举成名,被誉为“辽南一枝花”。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最高奖项“山花奖”。

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

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上口子高跷秧歌这项民间艺术,大洼区西安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注重培养新人、创新艺术形式,不断提高上口子高跷秧歌影响力,使之成为向外推广西安的一张名片,展示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

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村级高跷博物馆。陈列了历年来的高跷乐件、服饰、头饰和道具等,以及各大活动、赛事照片、艺人小传,并以历史演绎、薪火相传、文化底蕴、浪跷绝技、誉满中华五大展区全面展示了上口子高跷秧歌的历史传承和繁荣发展。

本着培养新人从娃娃抓起原则,先后在西安学校招收30多名学生演员,组成“娃娃高跷队”,在老艺人言传身教下,他们可以踩跷表演。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上口子高跷秧歌落地生根、后继有人,不失传、不停传。

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

上口子高跷秧歌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研发出了22项绝活,在辽南高跷秧歌领域独树一帜。“小翻”“三节楼”“鲤鱼打挺”等都融入了杂技表演成分,增加了动作难度,令观众叹为观止。

上口子高跷秧歌不断创新艺术形式,2019年—2020年,在上口子村连续举办高跷艺术节,并与海城高跷、盖州高跷联袂为百姓送欢乐、宣传高跷秧歌,弘扬了非遗文化 。

#高跷#秧歌#口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