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良禽择木而栖,从“卧龙”择主刘备,看诸葛亮的就业观

2020-12-04新闻13

大争之世,良禽择木而栖。对于诸葛亮这种级别的人才,对主公的要求有着自己的标准。他没有选择当时如日中天的曹操,而是选中了落魄潦倒的刘备。

在诸葛亮隐居隆中,兑现自身天赋的十年中,北方的霸主已然决出。

超世之杰--曹操,战胜四世三公的袁绍,雄踞北方。而之后曹操必将南下,要从北方霸主进阶成为天下霸主,留给诸葛亮的时间不多了。

从个人发展的难易程度来说,此时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已经成为集团公司的曹老板。以诸葛亮的才能,如果投入曹操麾下,迟早能够出人头地,没有什么风险。

可诸葛亮恰恰又不能这么做。

首先,他和曹操有私仇。

当初,正是在曹操的铁蹄之下,诸葛亮的家乡琅琊被夷为平地。迫使他不得不流离失所,客居荆州。

第二,诸葛亮的理念是兴复汉室。

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大汉当年的盛况,而这与曹操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三,诸葛亮自比管、乐。

他自然不愿意从基层小吏做起,一步步熬资历往上爬。他需要的是得到绝对的信任和任命,以及充分施展的舞台。

而此时的曹操阵营,麾下文武经过多年征战,早已声名赫赫。诸葛亮一个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就算再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得在这么多前辈面前当小弟。

所以,从这三点来看,诸葛亮选择曹操是不可能的。

(曹操:不想上班就不想上班,找那么多借口~)

那么江东的孙权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这一点可以从赤壁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的情况得到佐证。

当时东吴的张昭觉得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强烈建议孙权对诸葛亮挖墙脚,让他来东吴上班。

面对孙权的offer,诸葛亮拒绝了。他说:孙权确实有人主的气度,他能够尊重我、任用我,但是不能让我的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

其实这和不选择曹操是一个道理。江东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才结构已基本成型,江东的本土大族占据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机会。

诸葛亮如果在江东出仕,必然会受到很多掣肘和排挤。

(孙权:少年,江东的户口真的不考虑一下?)

北方和江东都不能选,那么荆州本地的刘表呢?

其实早已有了答案,诸葛亮在荆州居住10年,都没有认刘表为主。他早就看出刘表毫无进取之心,不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那么刘备凭什么能从这一众豪杰当中脱颖而出,成为诸葛亮青睐的对象呢?

那是因为他有的,正是诸葛亮欣赏的;而他没有的,又恰好是诸葛亮能提供的。

刘备拥有什么?

首先,有带兵作战的能力和血性。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当然不是演艺中那种遇事只知道哭的儒雅君子。而是一个相当有豪爽气概的北方汉子,拥有提刀上马的悍勇之气。

这是在当时乱世之中,主公必须拥有,且极为重要的一个能力。

第二,刘备拥有汉室皇族的身份。

这是经过汉献帝官方背书,天下公认的身份。对于志在复兴汉室的诸葛亮来说,刘备的这个优势,是曹操孙权等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

第三,刘备坚韧的性格。

在遇见诸葛亮之前,刘备已经征战二十余年。虽然四处漂泊、屡战屡败,但并未消沉和丧气,意志非常坚定。

这对于一把手来说,是非常吸引人才的一个特质。

而刘备缺什么呢?

第一,他缺文臣谋士。

刘备的阵营中,一直是武强文弱。关羽,张飞二人,都是当时少见的万人敌。再加上后来的赵云,论武将的高端战力始终排在一流水平。

但相应的,刘备麾下的文人力量始终薄弱。早期的孙乾、简雍、糜竺等人资质有限,难以独当一面。

第二,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刘备从一开始出道与黄巾作战,到后来辗转幽州、青州、徐州、冀州,再到荆州刘表,中间还跟着曹老板混过一段时间。

一直居无定所,虽然打下了偌大的名声,但始终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也没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而这一些都是诸葛亮能够无缝对接、完美提供的东西。

因此,无论是从客观条件、个人名望、双方的匹配度和未来的潜力来看,刘备都是诸葛亮最好的选择。

#孙权#诸葛亮#刘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