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是一个“拼妈”的时代,只要你是嫡长子,傻子也能当皇帝

2020-12-04新闻8

古代是一个“拼妈”的时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会受到差别对待,差不多就跟咱们现在说的“亲生”和“后娘养的”差不多。

在古代,小妾再怎么受宠,那是死也不敢踩在正妻的头上往上爬的,因为要是敢这么干,绝对就是一个死。而且小妾无论生前多受宠,死后也不能和丈夫合葬。

嫡子是家中继承人,家里的所有资源都会向嫡子倾斜。而庶出,则一出生便输在了起跑线上,从来都是要低上一等,你的一切都是辅佐嫡子。

所谓嫡庶之分,其实就是一个妻妾之分。正妻生的孩子就是嫡子,而妾室所生的孩子就是庶子。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正妻与妾侍之间的地位差距很大。妻子,必须要经过三媒六聘、明媒正娶,而且一定要身家清白、门当户对,要用大红花轿抬进门才行。这大红花轿抬进来的妻子才是这个家真正的女主人,是可以被写进族谱、进祠堂接受子孙后代祭拜的。

而小妾,只能算是有名分的小老婆,地位也就比家里的奴婢高一些。无论多得宠,她们的地位永远赶不上正妻。正妻是家中的主母,凡是贵客登门必然得是主母出面应酬,小妾连说话的份儿也没有,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最关键的是:小妾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主人要是看不顺眼,有权利惩罚或者卖掉,甚至打死都可以。说白了,妾侍就是仆人,正妻才是女主。

而这种地位差距,同样也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身上。从礼法上讲,古代妻和妾生的孩子都算是正妻的孩子,孩子们每天都要给父亲的正妻、也就是嫡母请安,而且必须称嫡母为母亲,叫自己的生母为姨娘,或者小娘。

所以,那是一个“拼妈”的时代。

前段时间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其也是围绕着中国古代的嫡、庶展开的。在这部剧中,由赵丽颖扮演的女主角盛明兰,因为是家里不受宠的小妾生的孩子,所以从没受到过重视,从小到大只能收敛锋芒,忍气吞声地过日子。

而剧中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事情,嫡庶之分,早已经深入人心。

举个例子吧,《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吧,里有个的“汝南袁氏”,号称四世三公,这家出了两个大军阀。

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袁绍,另一个则是袁术。在家谱上,袁绍和袁术是堂兄弟,但事实上,这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袁家家主袁逢之子。因为当年袁逢因为兄长袁成膝下无子,念其死后无人送终,将袁绍过继到袁成名下。

其中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虽然袁绍后来凭着自己能力打出了一番天地,但袁术一直没把他当兄弟,甚至说袁绍只是家奴,可见当时的嫡庶之分是非常严重的。

不过话说回来,还好这两兄弟关系不好,不然要是他们俩联手,那就没曹操啥事儿了。

总之,一个家族中,嫡子的地位要远高于庶子,其有着不容置疑的继承权和最高地位。从爵位功名到家里的财产、祖产,都是属于嫡子的。庶子则只能依附于嫡子生存,除非自己出外打拼,挣出一番家业。

《大明令·户令》里就明确说了:

“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

也就是说,分财产的时候,大头都必须给嫡长子孙,剩下的,其他子孙再分。这一财产继承原则也是贯穿始终的

同样,在一个家族中,嫡女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庶女,无论是待遇还是名声。

比如,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中,女主角明兰前期在家里一直装傻充愣,就是因为自己是庶女,如果太过显眼,便会招来嫡母和嫡女的注意。

在出嫁时,嫡女和庶女的待遇更是天差地别。嫡女出嫁会准备大量丰盛的嫁妆,婚礼热热闹闹十分气派。而庶出的女儿,嫁妆就是不能比的,家里没人给小妾撑腰,自然也不会给小妾的女儿准备太丰厚的陪嫁。

而且嫡女嫁入后就是正室的身份,而庶女嫁入后还是有可能当一名小妾。到了婚嫁年龄,庶女所嫁的家族不能强过嫡女嫁入的家族,如果两者嫁入一家,那庶女也只能继续做小妾,地位绝不会超过嫡女。与此同时,只有庶女讨好了家族中长辈,才会有人愿意为她介绍一个好的婆家,不用做小妾,过着看人眼色低声下气的生活。

当然了,这种情况最为明显的还是在帝王家,“嫡长子继承制”几乎是贯穿整个华夏汉人政权的历史。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始于西周,其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概意思就是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原则上是嫡长子优先,至于其是不是儿子里面最贤能或者最大的,那不管。就算他是个傻子,那也选他。

其中最听话的就晋武帝司马炎了,他有十几个儿子,然后却传位给了一个傻儿子司马衷。也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白痴晋惠帝。

晋惠帝痴傻导致大权旁落于贾南风、杨俊等一外戚后族手中,随后他们弄权夺利,引发“八王之乱”,晋朝因此而衰弱。北方胡人乘虚而入,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之乱”就此爆发,不仅西晋王朝因此灭亡,华夏大地还因此陷入到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之中,直到隋朝才重归一统。

那是华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阶段。

说来说去,这和司马炎选错继承人有很大关系。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傻儿子,主要原因就是司马衷是嫡长子(准确点讲应该是嫡次子,但长子早夭,司马衷便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到了明朝,“嫡长子继承制”更是被朱元璋发扬光大,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其皇位必须时嫡长子继承,其被视作国本,就算是皇帝也无法改变,除非皇后无嗣。当年万历皇帝因为想立幼子福王为太子,和大臣们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还是只能让步,而万历皇帝也因此气得数十年不上朝。

由此可见,古代的嫡庶观念有多严重。

#嫡长子#皇帝#小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