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年轻小伙连续加班,突发急性心梗!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2020-07-22新闻5

7月21日凌晨3时许,28岁的IT工程师程磊(化名)捂着胸口,在同事的陪伴下来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在为他做了相关检查后,医院初步诊断程磊疑似急性心肌梗死,马上为他进行了紧急处置。

6月以来,医院急性胸痛中心已经收治近80例急性心梗患者。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提醒,夏季虽不是心梗高发季,但也需警惕突发心梗, 特别是平时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年轻人,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7月20日晚11点多,28岁的IT工程师程磊(化名)在公司宿舍加班时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异常,像被石头压着一般,还伴有明显的乏力及冷汗,躺到床上休息也无法缓解。

同事见情况不对,立刻送他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通过询问病史、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等相关检查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随后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程磊即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示其冠脉多处狭窄,其中前降支狭窄约70%,程磊随即接受了进一步对症治疗,目前身体情况稳定。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介绍,夏季急性心梗主要原因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冠脉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进一步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加上排汗多使得血管中的血液变得粘稠,血流速度减慢,就很容易诱发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类疾病,尤其本身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糖尿病、高血压等)更需注意。

据程磊自述,最近他接下了公司一个重要项目,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工作,香烟、咖啡是他深夜工作的伴侣。

李长罗表示,长期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会让青壮年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甚至患上了各种心血管疾病,这些都是诱发年轻人心梗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由于青壮年对疾病不够重视,可能忽视身体发出的如持续胸痛、胸闷、出冷汗等“求救”信号,一旦疾病进展突发急性心梗,后果可能会比老年人更危重。

程磊突发急性心梗就可能与依赖抽烟、运动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因为长此以往,即使是年轻的身体,其心脏血管壁内皮也会受损、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李长罗主任表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参考以下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

1、坚持运动。

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不少于75分钟/周的强体力活动。

推荐每日健走6000步,步频约为100-120步/分钟,微微出汗为宜,微喘但能正常谈话。

2、健康饮食。

适量吃鱼,特别是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

选择各类颜色的果蔬,每天适量摄入。适量进食豆类制品,因为豆类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老年人、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尽量少吃红肉,每周控制在2-3次,每次不超过1两。

心血管人群最好少吃五花肉、臀尖,因为脂肪含量较高。

选择煮炖等烹调方式后脂肪含量会减少30-50%。

3、减少吸烟。

吸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阻塞血管,诱发全身循环问题。

4、控制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24 ,中国成年人的标准:18.5~23.9为适宜;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

一旦BMI达到或超过24,同时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概率会变大。

5、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盐摄入量。

6、控制胆固醇。

7、控制血糖。

此外,定期体检也很有必要,可以帮助筛查出一些身体的潜在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预防心梗的发生。

(编辑Rainbow。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徐术根 秦璐

#心脑血管#心肌梗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