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提问:一名辅警如何把自己炼成“活地图”“警务通”?

2020-12-05新闻16

王晨晨是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直属一大队三中队辅警。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2014年来到交通管理部门,他坚持用最原始的步巡,每日步数3万打底,用脚步丈量整个辖区,靠“走”走出了“门道”,换来了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王晨晨在向老年人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何文斌 摄

01

他是经验丰富的“活地图”

辖区有多少个灯控路口,有多少条斑马线,哪个街巷里违法停车多,哪条路段非机动车守法率低,就连调转车道的隔离带长度,王晨晨都了如指掌。只要是有关交通的大事小情全都印在他脑里、记在他心里。

在日常工作中,若是有对路面情况不清楚的,就会问王晨晨,这是同事们的第一反应。基于此,王晨晨被大家称为“活地图”。

“虽然每一条街道我都很熟悉,但每一次经过我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即便是加深印象也好。对交警来说,了解辖区情况不是最基本的吗?”王晨晨说。

从大街到小巷,从晨晖到日暮,王晨晨始终在路上。看到哪辆车没停好,赶紧过去指挥一下;碰到哪条路交通标志标线设施损毁或者不完善,马上打电话联系维修;发现非机动车驾驶人不戴头盔、违法载人,苦口婆心上前教育劝导;路上的共享单车没有停好,王晨晨也会上前整理摆放好。

东商务区是椒江主城区的一大商圈,客流量大、车流密集,堵车、违停、剐蹭等事故不断,交通形势复杂严峻。

王晨晨自从被安排到东商务区执勤后,一直静心沉身,全力找问题、抓症结、开良方。不久,他发现,东商务区由几家大型商场和几十家小商铺组成,路窄车多,而停车位又少,唯一一个比较大的停车场又是收费的。有些人借口停留时间不长,就随意停车,堵住交通要道,造成拥堵、秩序混乱。

对待乱停车行为,就要以严厉的方式加以震慑。贴罚单,倒逼驾驶人按规矩把车停在停车线内。从起初每日违停罚单高达180张到之后的日均30张,王晨晨每天绕东商务区走3万步,通过严查、严纠、严处,织密路面管控网。整治半个月,东商务区拥堵情况终于有所好转。

“他平日里行走的路程是中队里最多的,能吃苦又敢干,把任务交给他我很放心。”中队长林贤玉这样评价王晨晨。

02

他是多项全能的“人肉警务通”

王晨晨曾有过派出所工作的经历,刑事、治安、社区甚至是户籍工作都有所涉猎,每当接过群众的身份证,细心的他总会认真观察。除了众所周知的省市区代码和出生年月日之外,王晨晨对身份证号码数字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记忆方法。

2015年的一天,王晨晨与同事巡逻经过台州市中心医院门口时,发现一名驾驶人违法停车,堵住了出入医院的应急通道,二人上前准备对驾驶人进行处罚。驾驶人说没有带驾驶证,身份证号码也忘了,一时无法确定其身份。

这时,王晨晨突然问起对方家住哪里。了解基本情况后,几分钟的工夫,一串身份证号码竟从王晨晨的笔下写出来了。经过核实,的确是驾驶人本人。

“第15、16位数字是区别乡镇街道的,台州范围内的,我基本上都记过。”王晨晨说。这次处罚也让驾驶人心服口服:“你们交警也太牛了,这么长的数字竟然都能算出来。”

日行3万步,是什么概念呢?有同事做了这样一个换算,如果以正常每一步为0.75米来计算,那么王晨晨日行3.2万步的记录,就意味着他一天走了24公里。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王晨晨的脚步从未停歇,就这样“一根筋”地往前走,路上那一抹荧光绿让人心安。

#违法停车#身份证#违停事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