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宫廷血斗让宋仁宗一生无子,为何偏要选择非血亲的赵曙继承皇位呢

2020-12-11新闻11

1063年,年仅53岁的 宋仁宗 与世长辞,随后他的养子即宋英宗继位,很多人不解,为什么 赵曙 可以在众多的皇室宗亲中脱颖而出,成为宗仁宗钦定的继承人呢?其实这里涉及到了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赵恒。

一代君主却遭遇无子风波

作为开创了著名的咸平之治,与签下了让大宋和平安定很长一段时间的《澶渊之盟》的一代帝王, 宋真宗 可谓是宋朝一个颇有作为的君王,然而事业得意,人生却并不圆满,在宋仁宗出生前,宋真宗先后有过5个儿子,不幸的是,这些孩子都没能活到成年,寿命最长的赵祐,也仅有10岁。

膝下无子对重视子嗣传承的古人而言,是大忌,更何况宋真宗还是一代帝王,为了国家社稷,朝野上下纷纷上书要求宋真宗尽快从宗室后代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以便日后大统。

经过慎重的抉择,宋真宗挑中了自己的亲侄子赵允,年仅8岁的赵允让就这样入宫,成为了宋真宗的候选太子。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在赵允入宫七年后,正值壮年的宋真宗,终于又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宋仁宗的出生,意味着赵允让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了。为了补偿赵允让,宋真宗给他当了卫州刺史,好在赵允让并无眷恋皇权,开开心心地在自己的地盘娶妻生子,一口了生下了22个儿子。而开头所说的宋仁宗的继续者赵曙就是他的第十三个儿子。

不同两代人相同的命运

宋真宗去世后,作为唯一的亲生儿子宋仁宗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皇位,让人唏嘘地是,宋仁宗不仅继续了父亲的皇位,也延续了他的无子的尴尬,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宋仁宗与妻妾共生下了3子13女,然后活到成年的,仅了四个女儿,其余全部夭折。

皇位无人继承的事实摆在了宋仁宗面前,他不得不作出与父亲当年一样的抉择,从众多的皇室宗亲中,挑选一位皇位继承者。

或许了为了弥补之前对赵允让的亏欠,又或者宋仁宗是真心喜欢他的第十三子赵曙,经过反复思量,宋仁宗最终将赵曙接入皇宫,作为了太子精心培养。

赵曙天性聪颖,喜欢读书,尽管是太子候选人,依然时刻谨言慎行,也正因此深得宋仁宗的喜爱。

然后命运或许总是喜欢与宋氏家族开玩笑,在1039年,本已不抱希望的宋仁宗,居然又迎来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理所当然,赵曙就像当年他的父亲赵允一样,不得不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地方。

就在宋仁宗高兴没多久,他的最后一个儿子,在四岁时又夭折了,不死心的宋仁宗,依然竭力地与妃子积极造子,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没有像父亲一样,再次迎来自己的亲生儿子。

到了1062年,心知求子无望的宋仁宗终于下定决定,将赵曙立为太子。多年之后,宋仁宗之所以还是将赵曙选定为自己的继续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基于情感的补偿

当年因为宋仁宗的出生,让赵允让失去了与自己仅一步之遥的皇位,后来又因为宋仁宗儿子的出生,赵允让的儿子赵曙又再次失去了候选太子的希望。于情于理,在自己已经子嗣的情况下,接回赵曙,让他继续大统,既是自己对他的补偿,也是对赵允让的补偿。

二、宋仁宗真心喜欢的赵曙

在有关的史料记载里,赵曙是一位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的孩子,不仅尊师得道,而且严谨自律,这几点都觉得宋仁宗的喜爱。

事实证明,宋仁宗的抉择是明智的。上任后了宋英宗,积极解决之前朝廷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重用欧阳修、 富弼 等良臣,为了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他将各品级的官员转迁年限加长,虽然这些措施没能改变 宋朝 长久了以来积压的冗官冗兵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除了政治上励精图治, 在文学上,宋仁宗也为后人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有了他的大力支持,史马光才得以顺利地编撰出《资治通鉴》这部不朽的历史文学瑰宝。

宋英宗在位时间仅有四十二年,在继承宋仁宗的治国理念的同时,又大胆地尝试各项改革,这些都为后来的宋氏王朝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辽宋夏金#宋仁宗#赵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