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陆良做精做强高原特色产业——生态蔬菜俏“土豆”成“金蛋”

2020-12-11新闻4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眼下已是冬闲季节,可陆良县的农民群众却没有闲着。在小百户镇羊头山万亩晚秋洋芋种植示范区,正在地里收获洋芋的孙家庄村民刘和云满心欢喜,他家今年种了70亩晚秋洋芋,纯收入大约在12万元左右。

芳华镇芳华村群众在收获洋芋。

“晚秋洋芋是陆良县响当当的高原特色产业,今年全县共播种了17万亩,预计总收入不低于6.8亿元。”陆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资文说。

陆良县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蚕桑、烤烟两大高原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蚕桑面积迅速扩展到15万亩,烤烟面积始终保持在14万亩以上,先后被列为全国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和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近年来,该县依托自身良好的土地、气候、科技等生产要素,紧盯“绿色”“生态”“无公害”做文章,把培植高原特色产业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产业围着特色走、基地跟着龙头跑、营销围着市场转”的总体思路,采取“扶龙头、强基地、搭桥梁、拓市场”超常规举措,培育了一批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叫得响的绿色生态蔬菜、洋芋等特色产业集群。

在蔬菜产业方面,该县重点围绕建基地和建冷库发力,除了建成年种植规模72万亩、年产量180万吨、年产值45亿元的特色蔬菜基地外,还引资建成了拥有419座冷库、年加工处理能力413万吨、占地480亩的西南地区最大产地蔬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实现了蔬菜产业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在洋芋产业方面,该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优势,将传统意义上的一年播种一季“六月洋芋”改变为一年播种小春洋芋、“六月洋芋”、晚秋洋芋三季洋芋,适当压缩“六月洋芋”种植面积,大面积扩展小春洋芋和晚秋洋芋种植规模,实现了洋芋产品的错季种植、错峰上市,有效填补了国内蔬菜淡季市场对新鲜洋芋的需求空档,不起眼的“土豆”摇身一变成了值钱的“金蛋”,加速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进程。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便云集陆良,直接到田间地头抢收晚秋洋芋和小春洋芋,以平均每公斤1.8元至2.2元不等的单价大批量采购,然后直接将新鲜洋芋销往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甚至远销到了越南、老挝、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20年,陆良县洋芋种植面积达36.5万亩、产量超过65万吨,预计产值将达到11.5亿元,洋芋成为陆良县最有地域特色、最具市场潜力的又一大经济支柱。

此外,该县食用菌种植面积也突破2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菌15.6万吨,实现产值5.4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

本报特约记者顾贵明 通讯员马锦玲 陶珊 文/图

#洋芋#陆良#金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