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肠息肉是癌症吗?该如何治疗?

2020-12-11新闻16

专家简介:王志刚,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脏器联合脏器切除和质量控制学组副主任委员。擅长肠癌腔镜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各类复杂肠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复发肠癌的手术治疗。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肠癌多学科诊治整合门诊。

刘大爷71岁,两周前参加社区大肠疾病普查,化验大便两次潜血阳性。十几天来,刘大爷顾虑重重,寝食不安,近日,他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医。

肠镜检查发现,刘大爷乙状结肠、降结肠长了几个小小的息肉,大多在几毫米大小,最大的一个1.2cm。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诊断为“绒毛状腺瘤,局部癌变可能”。

1、什么是大肠息肉?

是指从结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2、肠镜下大肠息肉有什么特点?

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

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

肠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体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才是判定息肉性质“金标准”。

3、大肠息肉病理有哪些类型?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进行肠镜检查,并在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非腺瘤性息肉:例如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等,都是良性病变。

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见。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

4、大肠息肉的原因?

(1)饮食因素,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造成大便在肠道停留过久,毒素刺激肠道就容易产生息肉。

(2)生活习惯,长期饮酒和吸烟,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容易长息肉。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导致一些息肉的发生,尤其是家族性的息肉病。

(4)年龄,中年以后,大肠息肉发病率增高。

5、大肠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便血,根据息肉多少和位置,出血量不同,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

腹痛,腹部隐隐作痛也是常见症状。

腹泻,可能与息肉刺激,肠蠕动加快有关

6、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甚至于恶化成肠癌。肠息肉切除前必须做活检。所有经内镜切除的标本,均应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

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通常情况下,较小或有蒂的息肉、大体观察考虑良性的息肉、早期癌肿但超声内镜等检查病灶仅局限于粘膜层的病灶,可以选择内镜下局部切除。

以下情况需要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

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浸润;

腺瘤较大,呈广基型;

腺瘤数量较多密集分布,以及息肉病、腺瘤病等仅行内窥镜无法切除的大肠腺瘤患者。

专家介绍

王志刚,男,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脏器联合脏器切除和质量控制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腔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结直肠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微创学组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学组委员,宋庆龄基金会肿瘤综合诊治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复杂肿瘤诊治专委会常委。临床专长与学术成就:从事临床工作近20余年,擅长胃肠肿瘤的传统根治手术和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在六院普外科率先全面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的根治术,国内较早开展双镜联合(胃肠镜和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和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手术,开展单孔腔镜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微创效果。开展大肠癌肝转移的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尤其是对复杂肠癌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局部晚期肠癌、低位直肠癌、复发性肠癌、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高风险肠癌患者。近年来,大力开展了复发肠癌再手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联合脏器切除,杂交腹壁缺损一期修复、术中温热化疗,术中放疗等多项技术,使众多复发肠癌患者获得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延长了生存,改善了生活质量。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肠癌多学科诊治整合门诊。

2007年曾在美国著名的Cleveland Clinic结直肠外科中心学习,师从美国结直肠外科协会主席Victor Fazio教授,学习并开展了各类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超低位保肛手术和各类储袋手术技术;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微创外科中心学习培训。先后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百人计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业务骨干培养计划,曾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岗位工作能手、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带教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卫生局重点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0篇为SCI收录,担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参编专著3部,多次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

擅长:肠癌腔镜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各类复杂肠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复发肠癌的手术治疗。

#癌症肿瘤#肠癌#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