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市场调查:年终冲刺最后一月 合资捆绑自主成为价格战主力

2020-12-11新闻7

日前,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1月汽车行业销量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8.1万辆,同比去年11月增长8.0%,实现了连续5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

11月销量的大幅持续增长,给各车企年底冲量带来了充足的信心。但与此同时,在市场接连呈现回暖的背后,年底冲量带来的终端销售压力也比以往更加明显。

流通协会日前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今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5%,较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然,市场在经历了“金九银十”的大幅增长之后,各大品牌都加大了渠道库存。其中,年初率先回暖的豪华车市场表现强势,部分车型出现供不应求,整体库存指数环比下降,相反合资、自主品牌为进行年末冲刺补库,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尤其是主流合资品牌经销商库存压力最高。

豪华车市场的率先收复失地,使得其在年底冲量时压力减小,不少新车上市后,备受市场及消费者青睐,相比之下,本就盘子更大的合资及自主阵营,复苏节奏相对缓慢,加之终端市场呈现出消费购买偏向于中高端产品的特点,各种因素叠加下导致年底冲量的意图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最后一个月的冲量,合资及自主阵营将成为价格战的重灾区。

库存压力大 不顾一切降价冲量

事实上,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增长缓慢,虽然下半年车市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速,但为了弥补疫情之下销量上的缺口,终端库存压力一直很严峻。

淡季不淡、金九银十,到现在的年底冲量,经销商的销量任务一直不小,包括大众、本田、丰田等品牌经销商每月的进货量都很高。其中,广汽本田经销商表示,下半年单月进货量翻倍,年底11、12月进货量继续增加;而另一边,广丰、雪佛兰经销商自11月以来,几乎每周都会推出店头促销活动,周末两天的成交量明显增加,而这也是合资经销商眼下面临的普遍情况。

而另一边的自主车商,除了新能源品牌之外,日子过得也不太如意。即便如头部车企长城汽车,终端车商也在为销量犯难。上海一家长城经销商表示,今年销量肯定不如去年,现在只能通过促销活动来提升销量,但利润真的没法说。

而车邦德也发现,除了终端经销商之外,近日长城汽车自己也在牵头做活动,在继双11大促之后,12月推出“双十一同享价 哈弗钜惠再加码”大型促销活动。其中,第三代哈弗H6/第二代哈弗H6/哈弗H6运动版、哈弗大狗等热销车型均参加此次促销活动,最高享受3.3万元的综合优惠,同时在全国1000家专营店推出“限时团购会”。

长城汽车在疫情之后尚且能够主动下调年销量目标,从该公司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今年1-10月,已经累计完成销量81.62万辆,这意味着双11加上12月年末促销,长城汽车完成销售目标已无悬念。何况那些没有下调目标的车企呢,显然终端压库成为了释放销量的主要渠道。

与此同时,由于疫情,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利民措施,不少活动截止到12月底,这也促使一些本就犹豫的消费者赶在年前实现购车计划,而经销商的大幅促销活动,提供了不错的心里价格,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心里预期,从这点来看,虽然利润大不如前,但销量上的增长对于经销商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合资、自主全年受库存所累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汽车市场好不好,就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指数就知道了。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市场就开始下滑,2019年更是延续了下滑的态势,汽车库存预警指数也是连续两年位于荣枯线之上,这种情况也反应了汽车市场需求的疲软。

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购买力明显下降,终端库存压力再次加剧,尤其是自主与合资阵营,受到豪华品牌部分车型出现货源不足、交货时间延长等情况影响,不少消费者持币观望,再加上终端优惠刺激消费释放,豪华品牌销量率先回暖。

而合资与自主阵营,合资品牌新车上市集中爆发,价格进一步下探,消费升级下同时挤压自主品牌市场,高低分化进一步加剧,再加上厂家压库力度持续加大、促消费政策刺激力度减弱,库存压力增加。同时,豪华车的大幅降价也反作用于合资阵营。

今年6月,库存深度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捷豹路虎、荣威、东风悦达起亚;7月为捷豹路虎、北京现代、吉利;8月东风英菲尼迪、上汽大众、一汽马自达;9月东风英菲尼迪、斯柯达、宝骏;10月东风英菲尼迪、斯柯达、荣威。可以看到,自主和合资阵营几乎在车市大幅增长的6-10月期间,都有不同的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而“以价换量”成为了唯一且有效的解压方式。

新车上市 带动年底销售气氛

根据威尔森预测,2020年12月乘用车市场预测零售量为265.0万辆,同比上升8.0%,环比上升29.3%。这其中,除了现款车型大幅降价带来的销量上涨之外,新车上市对于终端销量的刺激也将会十分明显。

在疫情影响下,较多新车推迟到三季度集中上市,预计至四季度,新车销量陆续爬升至较高水平。根据之前预测,12月投放的新车约35款,其中全新车型26款,其余是改款、换代车型。其中人气王坦克300,纯电SUV红旗E-HS9以及本田LIFE等都是大热车型,而由此带来的刺激对促动零售增长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此外,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市场也在年底有多款新车入市,五菱宏光S纯电版、博瑞 PHEV、KX3 EV等。对于不少新能源车商来说,自补贴退坡之后,销量持续处于低迷的新能源车在销量上能够迎来翻红着实不易,尤其是上海地区,在限行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商在年底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且增长势头仍在继续。

与此同时,在双积分政策的刺激下,目前多家合资品牌加码新能源车的落地,虽然价格偏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能源市场正在形成由低到高的完整的价格体系布局,对于日后选购将会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行业人士崔东树认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2020年销量将保持在113万辆左右,2021年销量预计可实现150万辆。

写在最后:

在11月销量数据出炉的同时,乘联会分析认为,从1-11月产销数据走势来看,今年国内乘用车批发和零售增速预计均在-7%左右。显然,自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大幅度增长的汽车市场仍旧没能逃开负增长的结局。不过,连续增长的势头,对于明年一季度车市会起到一定的带动效应。对此,行业人士崔东树表示,明年国内车市将承接2020年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预计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速为9%,零售增速为7%,车市整体增速为4%。

#紧凑型SUV#11-20万#长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