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乾隆六下江南,为何从不担心被贴身侍卫刺杀?你看他们都是啥身份

2020-12-12新闻9

皇上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尽管有非常严密的安放措施,但还是有不怕死的小贼刺杀,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就被荆轲刺杀,但荆轲刺杀失败被秦始皇的侍卫给杀掉了。秦始皇之后还有很多皇帝有过被刺杀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皇帝很担心外面的人来刺杀自己,却对离自己最近的御前侍卫很放心,这是什么原因呢?

侍卫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立起的,那些侍卫都是努尔哈赤信得过的家丁下人,这些人也不见得武艺高强,只是善骑射,比普通人厉害一点。随着清军入主中原,侍卫制度逐渐完善起来,康熙特设了御前大臣、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带刀的侍卫被叫做“带刀侍卫”。

御前侍卫是皇帝亲自选拔的人才,可以自由行走在皇宫内,目的是方便皇帝随叫随到,和珅曾经也当过乾隆的御前侍卫,后来因为有点文化,被乾隆赏识,一步步提拔到心腹。乾清门侍卫地位和俸禄没有御前侍卫高,也不能自由出入皇宫,只能站在殿外保护皇帝的安全,说白了就是一个守大门的。

皇帝根本用不着害怕这些侍卫有刺杀倾向,乾隆六下江南都带着贴身侍卫,他不害怕这些侍卫行刺,是他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侍卫,第一类可以当侍卫的人是上三旗子弟。

上三旗子弟是八旗子弟的贵族,上三旗子弟不是每个人都能继承父亲的家业,一些庶子和不受宠的儿子只能靠自己成家立业,去皇宫当侍卫就是不错的选择,万一当了个御前侍卫被皇帝看中,说不定就被加官进爵。皇帝也很需要上三旗子弟来当侍卫,毕竟都是自家人,比外人还是要放心些,即使出了什么也方便追查。

第二类人是战功建立者,有建立过战功的人肯定是对皇帝对国家效忠的人,他们遇到危险只会冲到前面替皇帝挡刀,不存在刺杀皇帝的行为。

清朝第一个留下名字的侍卫洛汉为了保护努尔哈赤被夜袭者龙敦砍断四根手指,他非但没有逃跑还一头撞向龙敦,护送努尔哈赤安全逃离,事后努尔哈赤被他感动,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你对我真赤胆忠心”,后来洛汉还为国捐躯了。

第三类人是武进士,武进士武艺高强,身体素质好,是块干侍卫的好料子,皇帝不用白不用,1690年,康熙就最先从武进士里选侍卫。

雍正在位期间,大概会从每一科武进士里选20人进宫当侍卫,清朝军事人物张庆年就是通过武进士进宫当的三等侍卫。武进士里面考中武状元的被封为一封侍卫,榜眼、探花封为二等侍卫,剩下的17人里前十就是三等侍卫。

侍卫不只是要做好安保的工作,还要注重宫廷礼节,要认识所有官员的品级和名字,看到他们要行礼,还要将他们的名字准确无误通报给皇帝。侍卫因为经常在皇帝面前,他们身上还不能有什么臭气熏到皇上,要天天沐浴更衣,嘴里还要吃除臭的糖,反正越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差事越不好干。

#清朝#乾隆#侍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