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乐山糖人师傅:转一次盘5元钱,钱不钱无所谓孩子高兴就行

2020-12-12新闻8

在乐山城区的海棠广场,每当傍晚放学后,孩子们便聚齐在一个小小的摊位上。伴随着一阵阵惊喜的声音,一个个生动灵活的糖人出现在孩子们手中。

这幕场景已出现了数百年时间,上个世纪年代还是街头上常见的一幕,但今天它已变得凤毛麟角,甚至许多孩子都没有听说过它。

在附近上学的孩子,都知道这家糖人摊位。以今天各家家庭给孩子的零食,糖人的吸引力已远不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

但老师傅的手艺,还有糖人的乐趣玩法,仍受小朋友的喜爱,便是一些已经当上父母的85后家长,有时也忍不住地上来瞧一瞧,因为这都是童年满满的记忆,现在已经太少见了。

转轮盘,珠子到哪一格全靠缘分。有时是动物,有时是一些字,还有一些新增的玩意模型。然后就看摊主大爷的神奇魔力,在精湛的手艺下,熬好的糖很快被绘出各种各样的糖偶。

这是糖人最有趣的地方,远远超过糖本身,所以有时连小朋友都不舍得下嘴吃掉,都得比较一番,然后才舍得下嘴。

今年65岁的摊主,已有几十年的糖人老手艺。老人在这里摆摊,转一次轮盘也只收5元钱。赚钱倒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一是晚年闲了下来呆不住,二是不想荒废了自己这门手艺。

以前做糖人师傅时,只要听到自己的吆喝声,孩子们是围着一层又一层,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有时还没做到一半,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指着还未完全成型的糖人,大叫孙悟空、猪八戒...

赚的多不多,老摊主也无所谓。看着这些孩子,围在自己的摊上,露出欢乐的模样。摊主就觉得自己这门手艺,还是有孩子们喜欢的。

这样的场景已是不多了,不仅是乐山这座城市,全国各地皆是如此。近几年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风,以及民间文化的保护推动,一些庙会上还能看到糖人的影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门传承了数百年的老手艺正在逐步消失。

到处都在主打特色美食街的景区、城市,其实都很“不愿意”地给传统手艺人一个空间。因为商业化有限,不能快速变现,所以你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小吃。

在保护传统手艺上,我们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其实要想让手艺存在的体面,传承得精彩,说到底还是得融进市场。但前提是给它们一些机会,一些帮助,否则这些老手艺没人继承,未来也只能在博物馆里瞧瞧了。

摄影师:胡东进,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就职于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去驴行专栏摄影师。图片未经本人许可,禁止使用!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