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运用新科技呈现“线上开花”,静安公共文化供给不缺位

2020-12-13新闻8

在2020这个特殊年份里,静安区运用新科技应对疫情下公共文化供给,呈现“线上开花”新局面。努力做到服务不缺位、文化不缺席,用文化温暖城市。

静安区首次“云上启动”市民文化节,利用各类数字平台将全区各文博场馆及街道(镇)的大量视频、直播内容,分区域精彩、云展厅、云剧场、云讲堂、长三角等56个板块内容呈现给市民。

2020年6月6日至7月11日期间,由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众说周知——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每一期邀请一位作家和多位专家学者以圆桌访谈的形式,走进一座座充满故事的红色场馆,讲述一批年轻人探索真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故事,畅聊不能忘怀的红色历史,并通过腾讯平台进行直播。六期节目直播观看人数突破271万。

同时,静安首次尝试非遗线路直播,举办“文‘遗’静安·非‘尝’之旅——主播带你玩转静安非遗”活动。将南京西路沿线的10个非遗项目串联起来,规划一条静安非遗旅游路线,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静安区的非遗项目。主播在“亨生西服”门店试穿西服,雷允上试吃特色膏方,试穿大美华布鞋,品尝凯司令下午茶,在立丰挑选牛肉干、猪肉脯、香肠等食品带回家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线上人数达426.1万人次。

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是由上海作家协会和区文旅局共同发起的文化项目,从2016年10月项目启动至今,每月一期,已运作四年,将历史文化名街与新型网络文学相融合,体现了城市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疫情原因,今年陕西北路网文讲坛从6月恢复,共做8期,并且将以往的网络作家“线下会客厅”的形式搬到线上直播,8期线上观看粉丝量为779.9万。

今年以来,静安区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多元文旅需求,打造 “精准施策”新特色。静安区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工作牢牢把握“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定位要求,传承与开发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强区”,完善“静安十分钟公共文化圈”。

静安区在全市首次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文化领域,推出“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微信小程序,打造“区块链+公益配送券”的公共文化配送新模式。旨在将“区块链+”技术与公益配送深入结合,提高高品质文化的效能以及群众享受文化的精准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静安现代戏剧谷“市民剧场”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以“一家人一台戏”为主题,首次面向家庭的全市性市民戏剧文化活动,623组家庭参与,是对“戏剧”的一次普及,对“家庭和谐关系”的一次推动。聚集人气,擦亮品牌,传播思想,实践文明,诠释了广大市民是城市文化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来源:周到

#新冠肺炎_社会#主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