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玫瑾:孩子6岁前,没必要报这3种“兴趣班”,浪费钱还没啥用

2020-12-13新闻13

文 | 甘道趣谈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尤其是“起跑线”的概念和家长群的兴起,让很多家长越来越焦虑,生怕孩子在某个方面落与人后。

之前,北京卫视《老师请回答》节目中就有一位“望女成凤”的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了13个兴趣班。

光是英语就分笔试、口语和外教在线三种,其中竟然还有“跳绳班”!

主持人马丁都忍不住问女孩的家长:“你是不是不能接受,你们家孩子在某一方面不优秀?”

而这位妈妈的回答,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我不能接受的是那个群里面,所有的妈妈都攒班了。”

“我最听不了的话就是,呦!都七岁了,这个应该五岁学!行,现在也不晚。”

说实话,“别人的孩子都学了”、“现在不学就晚了”对于咱当妈的人来说就像咒语一样好使,一听见我就想报名、花钱!

可是,冷静下来想想,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6岁前,孩子每天东奔西跑连个玩的时间都没有,多可怜!

李玫瑾老师就说过,给孩子报班一个星期不要超过两个,报什么班要好好考虑,有三种兴趣班就没必要报,浪费钱还没啥用!

一、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不要报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节目中用零食比喻兴趣班:他认为选择“零食”时,应该是吃的人决定吃不吃。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

硬是让孩子学就是浪费时间、金钱,消磨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二、经济承受范围之外的兴趣班不要报

还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跨越阶层”,会为孩子选择一些经济承受范围之外的兴趣班。

像是什么马术、编程之类的更是成了一些家长省吃俭用也要报上的“高级兴趣班”。

但是,这些兴趣不仅报班的费用贵,而且用品消耗更吓人!

随便一个乐器、工具都要花不少钱,家长承受的经济压力越大,就越希望孩子能学出点名堂,学不学得好不知道,但孩子一定学得不开心,用不了俩月就得打退堂鼓!

三、离家太远的兴趣班不要报

还有离家太远的兴趣班,去一次要提前四十分以上时间出门的,来回浪费在路上的时间都快赶上上课时间了。把孩子送去之后,家长还要在兴趣班周围等着。

孩子也累、大人也累,实在是不值当!孩子6岁前,脑力训练是关键

6岁前,能帮孩子找那么一两个能长期坚持的兴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家长实在没必要将精力都放在这方面。

李玫瑾教授就建议,孩子6岁前家长应该重视的应该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

根据人类20岁前的成长发育规律来看,6岁前大脑发育的速度是最快的,6岁左右大脑发育就能完成80%!

根据哈佛大学纳尔逊·古德曼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孩子的智力可以被分为语言、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往自然观察这8种智力结构。

6岁前,家长要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这几项智力,帮孩子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大脑发育程度。

这里是甘道趣谈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家庭教育相关内容和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育儿有方法#

#孩子#兴趣#李玫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