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阳新县社会救助中心王红霞:巾帼英雄同是扶贫能手

2020-12-13新闻7

今年9月14日,经湖北省委、省政府同意,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事业单位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工作,拟确定记大功事业单位个人50名、集体20个。12月11日,记者从黄石市阳新县民政局获悉,黄石市阳新县社会救助中心(原低保局)主任王红霞入选此次工作。

救助保障 ,一点一滴见初心

王红霞心系群众,用情架起干群“连心桥”,她用实干奉献的工作精神,密织救助保障网,兜牢救助保底线,并依托“村村响”、群众会等平台,宣传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福利托养、临时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三个留守”关爱服务、残疾人“两项补贴”、民政助学等政策,同时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整顿农村低保和兜底对象,有效防止“错保”、“漏保”、“关系保”,充分发挥救助工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职能,将救助与扶贫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群众获得感极大提升。

王红霞介绍按标施保工作

王红霞带领“一班人”紧跟全县实际,逐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灾害、医疗、住房、教育、就业以及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制度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保障了享受低保、特困对象33906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解决了22630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吃得健康、穿得温暖、住得安全、过得舒心。

完善机制,一字一句深思考

想要解决好群众的问题,必须对政策吃透摸准。2014年3月,王红霞担任低保局局长后,认真学习社会救助政策,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只要有时间就埋头苦读,不断提升自己政策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还通过调查100个村1000户低保家庭,一步步脚印,一户户细算,一字一句深思考,制定“阳新县按标施保工作方案”,打造出“低保对象准确率高、群众满意度高、保障对象和补助标准动态率高、低保信访案件数量低” 的全省先进典型工作经验,奏响了一曲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的和谐乐章。

心装百姓,一枝一叶总关情

王红霞经过28年的工作历练,养成淡定从容、微笑待人的态度,她耐心向群众解答政策、主动上门解决群众难题、申请救助帮扶到底,让救助政策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望福利院老人

王红霞清楚地记得,在2019年她曾接到一封救助信,来自排市镇村民熊先生,当时,他的女儿在上小学,儿子患癌症,接着妻子又患癌入院进行治疗,让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度陷入困境。

王红霞得知熊先生家的情况后,她站在病人家庭的角度开展疏导工作,向他们解读救助政策。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熊先生重拾信心,并提交了临时救助和低保申请,当他领到了救助金和低保证的那一刻,终于露出了笑颜。

但是这些钱,对于熊先生的家庭情况来说还远远不够,王红霞便开始思考为这个家庭拓展救助途径,她再次宣传慈善临时救助政策,并指导其申请慈善临时救助金,解决了熊先生一家的燃眉之急。

“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是一种肯定,既肯定了社会救助工作的作用,也肯定了我的工作。如果县域内有一户困难群众无法享受应有待遇,那是我的失职。”王红霞说。

在帮扶熊先生的过程中,王红霞还对照新政策中的救助标准,为城东新区孔令伟等29个贫困家庭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用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做到了应保尽保。

结对帮扶,一户一策真脱贫

作为脱贫驻点“第一责任人”的王红霞,在2015年,积极帮扶木港镇泉波村。据了解,泉波村519户2731人,有建档立卡户130户555人,是湖北省重点扶贫村。于是,她带领20名干部与48户贫困群众“结亲”,督促干部入户调查,全面了解农户务工收入、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扶贫贷款等情况,并实施“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方案。

王红霞从制定《泉波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到带领干部一次又一次进村,与党员和村干部一起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一户一户走访、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凝聚成了“带不走”的扶贫力量。

帮扶桑蚕产业

王红霞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协调,让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牵头引路“唱主角”,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战斗力,让群众摸得清市场、取得了收益、看得见希望,真正激发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在集体的努力下,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光伏65KW、桑蚕园400亩、杂柑、苎麻,水产养殖基地120亩,助农民增收。去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零”到34.1万元,让农民摘掉“穷帽子”,端上“金饭碗”。

据了解,王红霞用心用情,扶“志”扶“智”,全力帮助贫困户陈思宋和陈思炬,通过知识、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帮扶,让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发展桑蚕、杂柑、苎麻及养殖鸡猪等产业,陈思宋和陈思炬不仅脱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泉波村党支书兼主任陈祥琼感慨地说:“现在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伙儿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无微不至,一步一履送温暖

“群众的事无小事,我要保持一颗同理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帮一点是一点,能做一件是一件,解决实际困难才算真真帮助。”王红霞在民情日记里写道。

家住兴国镇熊家垴社区的李祥针,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意外去世,夫妻俩带着6个孙儿和孙女过日子。王红霞得知情况后,不辞辛劳,迅速入户调查,当看到李祥针夫妻的生活境况后,她核实并委托社区报送材料,很快落实了他们的低保金,并指导其申报办理了孤儿救助,在今年疫情期间,又为其家庭解决临时救助3500元,为这户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今年7月9日 ,阳新县军垦农场、排市镇富河溃堤,导致特大洪灾。王红霞带头捐款,与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出钱捐物又出力,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洪灾过后,她又投身于灾后防疫消杀工作,发扬“5+2”和“白加黑”精神,齐心协力助力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站岗值守测体温,既当宣传员,也是爱心员,为重点防控区域送去温暖,她还出钱出力,为困难群众送大米蔬菜、口罩、手套等物资。

王红霞的同事说,她是平凡人中的“大能人”, 她帮扶过的群众说,她是贫困群众心中的“大好人”。王红霞的真情帮扶和精准服务,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通讯员吴华臻、陈瑞芝)

#扶贫#低保#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