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戏曲·武宁采茶戏 | 分为“上河派”和“下河派”的传统戏曲剧种

2020-12-13新闻4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传统农事采茶之中,风格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铜鼓及湖北省的阳新、通山、大冶、黄梅、武穴等地。

艺术起源

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

武宁采茶戏是指由人们在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发展而来,动作套路则来源采茶舞,后经艺人创造、革新,最终形成了具有武宁当地特色的采茶戏。地处幕阜山区的武宁县,境内盛产茶叶。当地人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进而产生了一种“采茶歌”。当时民间“茶歌”风行盛况,这种优美动听“采茶调”(包括民间小调)很自然地成为当时民间灯彩和婚嫁喜庆、祭祀、节日娱乐活动等歌唱部分的内容,特别是民间灯彩,有些是以唱“采茶调”为主的,所以叫做“采茶灯”。与此同时,“采茶调”还被民间艺人用到茶行、茶馆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这一职业。

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武宁采茶戏就流传到湘、鄂、赣部分地区,后经许多艺人的创造、革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宁采茶戏;并以县城为中心,在修河上游称“上河派”,修河下游称“下河派”。前者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大型剧种影响,长于做功。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侧重唱功。

徐高峰 摄

艺术特点

武宁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按传统有九板十八腔之说,与黄梅戏有较多共同点。其中以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使用最多,故也叫“四大声腔”。剧目大部分与黄梅戏同,另有《失印配》《褂袍记》《文武魁》《双战魁》等剧目。

武宁采茶戏唱腔的特点是下旋音多,善于表现诉说、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宁采茶戏最主要的骨干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顶板起唱,锣鼓伴奏,整个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检板句(三、四句)、中韵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个乐句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无限反复,能唱大段的叙事唱词,因而成为主要的骨干唱腔。

武宁采茶戏的表演,每一个行当都形成了自己的程式,如坤角,举手不能过眉,坐必架腿。走台步时手拿手帕自然摆动,走一步膝盖向前稍弯。有漫步、快步、云步、蹉步、跪步之分。坐下时,用双手将后衣摆向上一掀,然后坐下。

此外生或旦角在出场时都要自报家门,然后唱“表家乡”。丑角的台步,步法半蹉带跳跃,手腕关节双双松弛下垂,五指撒开,悬在腰间。

武功身段有“三步头”“九四头”“倒拖鞋”“荷花出水”“小推磨”“大站门”“小站门”“一条龙”等;起霸有“男霸”“女霸”“矮步霸”“三字霸”“半霸”之分。

靶子功有:“单刀破枪”“枪破双刀”“大刀破枪”“常德枪”“七枪头”“大刀对打”“杀蝴蝶”等。

凡演苦情戏,每逢表现极度悲哀时都要“甩发”,有的演员能连甩一百多转。成为武宁采茶戏独特的表演。

徐高峰 摄

代表剧目

武宁采茶戏现有大小型剧目150余种,多数为民间传说题材的文戏,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戏,如《金钗记》《葡萄渡》《荞麦记》《告钱粮》等;折子戏一百余出,如《姑嫂摘茶》《打底劝夫》《挖芋头》《秧麦》《扳笋》等。绝大部分是创编,反映农民和小市民的现实生活、劳动生产与风土人情,生动活泼,贴近生活。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责编:杨晓君

#民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