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安全域治水让河湖焕发新活力

2020-12-14新闻14

河湖水质明显提升、生态成果初步显现、市民亲水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西安市启动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以来,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让河湖焕发新活力,让水与城市和谐共生,让老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最新通报,今年1至10月份,西安市3个国考断面水质分别达到Ⅲ类、Ⅲ类和Ⅱ类,均优于省考指标要求,全省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平均改善排名中,西安市名列第一。这一通报结果充分说明了今年以来西安市河湖水质在明显提升。然而,“提升”两个字的背后是全市河湖水系“一盘棋”的治水智慧。

2019年12月30日,西安市召开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将按照“治、用、保、引、管”(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让水与城市和谐共生,使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通过三年保护治理,全面建成“堤固洪畅、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水清岸绿、生态健康”的水环境体系,“功能多元、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体系,“人水和谐、品质独特”的水景观体系,“彰显底蕴、古今交融”的水文化体系,“科学完善、智慧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实现“堤固、岸绿、水清、景美、管理长效”,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碧水常流,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动员大会后,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全域治水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各级河湖长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实施处级以上干部专人包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截至11月底,41个重点项目已完工,20座新建扩建污水厂已开工16座并完工4座,3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开工并完工7座,179条截污纳管工程已开工125条并完工13条,1890处雨污混接改造已完成789处。

推进重点项目的同时,西安市坚持系统治水。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治理,把治河与治污有机结合,实行水岸同治,通过河湖连通、水生态修复、截污控源等工程措施系统治理。以生态保护、自然修复为主,在河流形态上,因势利导,随弯就弯,深浅交错;在岸坡形式上,采取大缓坡、隐形堤、微地形,打造了集防洪护堤、生态保护的河湖生态带,新建生态护岸比例达到76%以上。比如,氵皂河通过四库联调引水进城,建成长安中央公园,形成了南北3公里的生态“绿轴”;潏河通过系统施策、综合治理,打造形成东西横贯长安城区,集自然河道、山地风景和水景景观于一体的2640亩城市“绿肺”;在渼陂湖治理中,构建水下森林系统,实施生物栖息地修复,促进景观与水质双提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渭河西安段,一边沿河道休闲健身一边看鸟儿纷飞,成了市民在渭河边的一大乐趣。“从过去没有一只鸟到现在水鸟成群,渭河生态环境的改善肉眼可见。”市民张先生说。曾经的荒草滩,如今已经成为景色宜人的滨河生态景观带。10月1日,全面建成开放的护城河,经过实施河道综合改造、节水与水质处理、桥梁交通综合改造、环城生态景观提升改造、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五大系工程的全面治理后,水质达到优于IV类标准,新增环城水景19.4万平方米,绿地103万平方米,为西安市民贡献了一个长达14.6公里“加长版”亲水平台。还有沣惠绿道、风雅杨林、洨河生态公园、灞河左岸综合治理等一批全域治水打好西安碧水保卫战带来的绿色福利,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近水乐水、休闲放松的新去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更强了。

城旺水先旺,城兴水先丰。西安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歇,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正在进行中,这盘以水为脉、沿水植绿、水滞为湖、环湖造景的绿色棋局,将让碧水成为“千年古都、美好长安”最亮的生态底色。

#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