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带走梅艳芳的宫颈癌,病理科医生告诉你如何避免

2020-12-14新闻6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

用一把低沉磁性、温柔且哀怨的声音唱着这首《女人花》的梅艳芳,曾经是风华绝代的一位巨星,却在40岁那年香消玉殒。影像记录了最后的演唱会,她强撑着孱弱且消瘦的病体,美丽的嗓音也更加沙哑。而夺走她生命的,正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有13种类型的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6)是高风险亚型,而其中16型和18型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占比超过70%。除此之外,也和性生活年龄过早、性伴侣数目多以及初次生产年龄早等相关。

谈到宫颈癌,就不得不提到与它紧密相关的一种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它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很多时候可以自然消退,但发展到高级别时,它就可能成为宫颈癌。由于从病毒感染,再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最后发展成宫颈癌的过程是连续的,所以,如果我们能通过检查发现异常的宫颈病变,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这样就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病理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病变最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具体包括:

细胞学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是一种先进的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管处轻轻刮取宫颈脱落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去除杂质,最后制成的涂片非常薄,有利于病理医生进行观察及诊断。

HPV DNA检测:能够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可以与细胞学检查一起用于宫颈癌的筛查。HPV检查是排查是否有病毒感染,哪种亚型的HPV病毒感染,而TCT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癌癌前病变。

宫颈活检:相比于以上两种无创性筛查方法,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是否发生病变的最可靠方法。在宫颈处取几小块可疑病变的组织,送到病理科染色制片,这样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宫颈细胞的形态特点,病变组织也会在显微镜下一览无余。虽然有一定创伤,但所取的组织块很小,并且诊断意义非常大,有助于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注射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由于在预防宫颈癌上效果显著,HPV疫苗又被称为宫颈癌疫苗。

根据疫苗覆盖病毒亚型的多少,分为二价、四价以及九价疫苗。二价疫苗对HPV16型及18型有保护作用,可以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四价疫苗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两种低危型HPV,可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九价疫苗覆盖面更广,在四价基础上又增加五种高危型的预防。

从接种年龄上看,九价疫苗接种年龄在16—26周岁,四价则在20—45周岁,二价疫苗覆盖年龄最广,满9岁即可接种第一针,超过46周岁则不能接种。

随着国产HPV 二价疫苗的问世,将其纳入到国家免疫计划、从而为青少年免费接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女性健康#宫颈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