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陕西出土上官婉儿墓,墓志揭开她真面目,误会她1000年了

2020-12-14新闻5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上官婉儿《彩书怨》。

提起上官婉儿,每个人或多或少能够联想到一些词:才女、梅花妆,近年来有关于上官的电视剧也是层出不穷,在这些电视当中,上官婉儿都是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子。

在上官婉儿的人生当中,武三思、崔湜、武则天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旧唐书》中说上官婉儿跟武三思、崔湜纠缠不清,这点在《唐书》并没有被提及,进入五代之后,才有这个说法,那里真实的上官婉儿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发现了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全长36.5米,甬道和墓室遭到了大规模破坏,但没有发现盗洞,考古专家猜测,这是一场有组织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属于“官方(唐代)毁墓”。

这座大墓并没有发现棺椁,也没有太多的文物出土,似乎被人全搬走了一样,考古专家只清理出了一块墓志,这块墓志碑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

该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官婉儿,然而专家在破译墓志铭时,却发现了史书上从未记载的东西。

上官婉儿出生名门,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祖父上官仪在唐高宗时期为宰相,然而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遭到诛杀,且连累全族,父亲遭到了斩首,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母亲被贬到了掖廷为奴。

虽然生活凄苦,但母亲还是将上官婉儿培养成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史书中载: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14岁的上官婉儿,因欣赏她的才华,下令免除了她奴婢的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令。

墓志铭载: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武则天欣赏她的才学,但却将她封为唐高宗(李治)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这点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说起来这段经历跟武则天倒非常相似,都是先后嫁父子两人。

不过他跟武三思之间并没有什么私情,这点我们误会了1000多年。

史书中说,上官婉儿属于韦后一派,但墓志铭却记载,上官婉儿为了阻止安乐公主(韦后女)索要“皇太女(储君)”之位不惜喝下毒酒,又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而安乐公主也没得到“皇太女”之位。

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李旦继位,为唐睿宗,至于上官婉儿只是成为了兵变当中的一个牺牲品。

上官婉儿的结局跟史书记载的不太一样,史书中说李隆基看了太平公主的遗诏后,认为: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上官婉儿。这可能是为了迎合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关系。

从墓志铭来讲,上官婉儿这一生都被卷入在政治圈当中,即便削发为尼依旧没能逃离这些宫中的恩恩怨怨,死后,太平公主游说李旦(唐睿宗)为上官婉儿修建了这座墓,并以睿宗的名义雕刻了墓志铭,还御赐“惠文”谥号。

这一切本该就这样落幕,然而李隆基登位后,认为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一党,因此下令毁墓,连尸骨都没留下。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