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看!榆林市场主体保有量、增速全省第二

2020-12-14新闻5

今年以来,榆林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推行“最多跑一次”“零见面”等多项举措,提升企业开办和市场监管服务水平。截至11月30日,榆林共存续市场主体282751户。其中企业8052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869户、个体工商户191353户。1月至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873户,同比增长4.5%。其中企业11386户,同比增长7.15%;个体24966户,同比增长3.41%,全市市场主体的保有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

为持续推进“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榆林运用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平台,将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商业银行等部门和系统互联互通,实行并联审批,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申请人在“一窗通办”平台一次性提交申请资料,在“一窗受理”窗口可免费领取营业执照、公章,并完成涉税信息的交换和银行开户的备案,达到了“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的企业开办“新速度”,实现了企业开办“一次提交、共享交换、同步办理、限时办结、全程免费”的服务新模式。目前,企业开办所需全部手续在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毕。

榆林建立了“政府领导、市场监管牵头、部门负责”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成立16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和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检查涵盖12个部门的19项抽查事项,涉及成品油、天然气、农资、粮食和教育、生态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形成“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使营商环境更加便利优良,市场监管更加严格有力,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降低了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同时,榆林市全面实行“证照分离”,优化审批服务。对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和陕西省设定的1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中,榆林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依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加强审批与监管的衔接,明晰审批、监管部门职责,坚决纠正“不批不管”“只批不管”“严批宽管”等问题。在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同时,加强信用监管,实行失信联合惩戒,依法查处虚假承诺、违规经营等行为并记入企业信用记录,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秩序治理。

记者 闫景

本期编辑 郝莉娜 校对 刘晓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