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浙江又发现一处考古遗址,属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古越国

2020-12-14新闻4

近日,杭州萧山区裘家坞村发现一处春秋时期古窑址,内有印纹硬陶和大量原始瓷片出土,此处发现对于研究萧绍地区商周时期窑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经杭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勘察,初步认定这座古老窑址,来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古越国。

村民在这里挖到了很多宝贝

裘陆铭,40多岁,土生土长的裘家坞人,现在是进化镇文化站负责人,他家老房子离这里只有几百米。

“以前村里盖房子挖地基、大人下地干活,常常挖出不少古陶器。”裘陆铭说,小时候他常听大人们讲,隔壁大汤村曾发现一个大宝藏。

后来他查阅资料知道,那是中国陶瓷历史的一次重大发现:1956年5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队在茅湾里发现大量陶瓷碎片、烧坏变形的陶瓷器、釉渣、窑具和红烧土。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裘家坞所在的进化镇,不断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窑址发现。

“这么多年来,村里不断有古陶片发现,我想,这片土地下面,肯定也深藏着宝贝……”

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裘陆铭发现一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文献资料,上面介绍,裘家坞有更多古老的窑址。

裘陆铭又兴奋又激动,它们究竟在哪个地方?

今年上半年,裘陆铭一到周末,就开车从萧山城区的家,赶到20多公里外的老家裘家坞。每次从唐家岭的小山岗下经过,他心里都惴惴不安, “宝藏到底在哪里?文献上的窑址到底存在吗?”

一周前他听几个村民说,有人捡到宝贝了。

村里正在修建林道,一个挖掘机师傅在唐家岭附近的工地上,挖到几个“宝贝”,抱回了家。

裘陆铭立刻联系村委会,找到挖掘机师傅家里——“宝贝们”已经清洗得干干净净,在家里供着。

萧山文保部门鉴定, 其中一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形体完整,是难得的珍贵文物。

12月7日上午,裘爷爷路过唐家岭,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

大铲落下抬起,断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化层”,镶嵌着数不清的古陶片……

消息也很快惊动了萧山区和杭州市的文保部门,技术人员和专家惊奇地发现,泥土断层中瓷片堆积得非常密集,不少瓷片上印有精美花纹。

部分出土印纹硬陶

被陆续追缴回

虽然部分窑址已经被破坏,但是从现场遗留下的窑址里可以看到,泥土中瓷片堆积非常密集,不少瓷片上都印有整齐的花纹,部分出土的印纹硬陶这两天也被陆续追缴了回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杨金东:这个是一个坛子的下半部分。当时春秋时期的坛子,上面是米筛纹,下半部分是网格纹,这个是有时代特征的。如果进行正式发掘之后,我们可以提取更大量的信息,包括当时的制瓷工艺、制陶工艺。

初判为春秋时期民用窑址

杭州萧山进化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原始瓷和印纹陶的烧造中心之一,经过考古专家现场勘探,初步判断此处为 春秋时期的窑址,当时从里面烧制出来的瓷器陶器供越国民众使用。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杨金东:中间这一层有50公分左右厚的黑土,就是当时烧窑活动留下的堆积。因为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个原始的断面可能是不太容易找到的,应该算是我们一个新的发现的遗址点。

目前,窑址现场已被保护起来,等待进一步考古挖掘工作。

来源 都市快报

值班编辑 晨烨

审核 佳铭

............................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