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甘肃镇原玉山寺石窟调查研究

2020-12-14新闻6

内容摘要:甘肃镇原玉山寺石窟开创于宋金时期,此后历代多有重妆彩绘。现存洞窟5个,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壁画15平方米,作为陇东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山寺石窟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关 键 词:甘肃镇原 玉山寺石窟 佛教石窟

玉山寺石窟位于甘肃省镇原县城东40公里处的茹河北岸砂岩上,隶属太平镇彭阳行政村,东距北石窟寺5公里。石窟坐北面南,在距河床高12米的崖体上开凿洞窟,由于石质属早白垩纪泥质胶结黄砂岩,易于雕凿。因此石窟大多数为石雕,造像多为高浮雕、圆雕及石胎彩塑。由于岩质疏松,风化较严重,彩塑泥层酥碱、空鼓,颜料层起甲、脱落等病害较为突出。

一、玉山寺石窟概况

玉山寺石窟现存洞窟5个,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保存完好藻井20平方米,壁画15平方米,是陇东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洞窟自东向西依次编号,因石窟所在崖体被凿为“﹁”形,所以除位于东面崖壁上的1号窟开口向西外,其余处于北面崖壁上自东而西一字排开的4个洞窟均是窟门朝南。

第1窟:呈窑洞形,窟高1.95、宽1.72、进深1.14米。无造像痕迹,似为禅窟或生活窟。

第2窟:平面长方形、平棋式顶。窟高2.95、宽4.25、进深5.90米。窟门呈纵长方形,门高2.72、宽1.85、进深0.65米。窟内东、北、西三壁有低坛基相连成倒凹形,坛基均高0.93米,北壁(正壁)坛基宽1.65米,东、西两壁坛基宽0.4米。

北壁坛基上有三个石雕束腰叠涩式须弥座,束腰上下均浮雕莲瓣,佛像已失。其中,正中一须弥座在束腰处浮雕雕有两力士像,左、右两边须弥座束腰处正中雕有狮首。窟内东、西二壁上部中间凿出五尖拱形通浅龛,龛内各雕一尊佛像。西壁龛高0.76米、进深0.15米、通长3.62米。佛高0.63米,佛螺髻,面形方圆,双耳垂肩,着双领下垂式外衣,袒胸,衣纹粗放流畅,结跏趺坐于仰莲花座上,结禅定印。佛均为石胎彩塑泥衣,后代彩绘重妆。东壁龛高0.71米、进深0.14米、通长3.75米。佛高0.67米,佛像与西壁的相同,但均已失彩。

平棋式窟顶的四角浅浮雕莲花及忍冬纹图案,彩色已脱落,其他部分图案风化严重,已无法辨识。中心开凿直径2米、深0.58米的穹窿式藻井,已大面积风化,隐约可见浮雕痕迹。

窟门外左、右两侧崖面上各凿一圆拱形浅龛,内各高浮雕护法天王一身。右侧龛高2.65、宽1.26、进深0.30米。像高2.30米。束发,面目狰狞,怒目张口,戴环状项饰,上身袒裸,肌肉壮实,身披飘拂的天衣,风带绕双肩向上飞扬,下身着厚重的短裙,腰束宽带,左手下垂托法器,右手上举。左侧龛高2.41、宽1.20、进深0.35米。像高1.97米。原也应与右侧力士为对称布局,现已风化残损,形象大体可见。

第3窟:平面长方形,人字坡顶,高浮雕仿木构的檩、椽,保留有早期的着色。檩条间彩绘图案,已模糊不清。窟高3.40米、宽4.70米、进深6.08米。窟门为纵长方形,高2.91米、宽1.85米、进深0.80米。

正壁(北壁),主尊像已失。西壁三层通浅龛,自上而下,第一层为五尖拱形通浅龛,龛高0.62米、通长3.95米、进深0.14米。龛内各雕1尊坐佛,佛高0.62米,高肉髻,面形方圆,双耳垂肩,着双领下垂式外衣,袒胸,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佛像均为石胎彩塑泥衣;第二层为六尖拱形浅龛,龛高0.52米、通长4.05米、进深0.14米。龛内各雕1尊造像,像高0.49米,分别为4菩萨、1思维菩萨及1戴风帽罗汉像。其中,思维菩萨,头戴花宝冠,着双领外衣,飘带自双肩绕于胸前,左手托腮,低头做思维状,右手置于胸前,半结跏趺坐。戴风帽罗汉像,头戴披巾(后代加塑),着双领下垂式外衣,结跏趺坐,双手持法器于胸前。其它4尊菩萨坐姿有结跏趺坐、半结跏趺坐、善跏趺坐,保存比较完好;第三层为一长方形浅龛。龛高0.70、通长4.55、进深0.16米。龛内雕10尊立像,像高0.70米,分别为5天王、3菩萨、2比丘,姿态各异,穷形尽相。东壁也有三层通浅龛,一、二层造像与西壁基本相同。第三层为一长方形浅龛,龛高0.72、通长4.45、进深0.13米。龛内雕10尊立像,像高0.69米,分别为4供养人、3天王、1供养菩萨、1六臂力士、1六臂观音,失彩较严重。

前壁,窟门两侧各有上、下两层小龛。东侧,上层长方形浅龛雕一结跏趺坐菩萨,两边站立化生童子、供养菩萨。下层长方形龛雕现存一束发髻、着交领宽袖袍服形象者和一穿铠甲的天王;西侧,上层长方形浅龛内雕一菩萨,游戏坐于龙座上,两边各站立一比丘;下层长方形龛内雕1天王,高 0.64 米,1力士高 0.74 米。

保存较好,雕刻精细,造像逼真,略有风化。

第4窟:平面略呈方形,正壁前有低坛基,平棋式顶。窟高2.67米、宽3.50米、进深3.80米。

窟门呈纵长方形,高2.53米、宽1.83米、进深0.66米。

北壁(正壁),低坛基高1.05米、宽1.30米。坛基上现存三佛座,正中石雕束腰叠涩式须弥座,右侧为一浅浮雕龙饰的方形座,左侧只残留须弥座底部,三佛座上造像均残失,仅存正壁后佛座对应位置后绘的背光、头光。根据佛座的位置和高低不同来分析,原应为一佛二菩萨造像组合。

窟内东、西二壁各有两层拱形通浅龛,形制内容基本相同。第一层龛高0.54米、通长2.52米、进深0.14米。龛内雕石胎彩塑5尊,结跏趺坐,像高0.49米,头戴花冠,面形丰满,双眉弯曲,两眼微合下视,小鼻小唇,着通肩低领袈裟,衣纹简捷流畅,彩塑为后重妆,已失原貌。东、西第二层龛高0.76米、通长2.53米、进深0.16米。龛内雕石胎彩塑5尊(十殿阎君),像高0.72米,造像戴高冠,面容和善,着双领下垂宽袖长袍,双手抱于胸前。

窟顶为平棋式,浮雕套斗式方格,其内高浮雕描彩莲花纹,地纹彩绘如意、八角扇、葫芦、珊湖、法螺、拍板、凿子、云板等八种法器,间饰流云纹。中心开凿直径1.54米、深0.52米的穹窿式藻井,内为圈带式高浮雕彩绘纹饰,中心浮雕一朵八莲瓣花,花心为转轮。内圈浮雕一周彩绘纹饰,分别为两宝瓶、两宝珠、四莲花,形象逼真。外圈浮雕一周彩绘禽兽纹,分别为二龙护法、凤凰、鹿、牛、马、兔及孔雀等造形,生动活泼,色彩鲜明。

此窟是玉山寺保存最完好的洞窟,窟内保存完好的壁画均为清末民初所绘。

第5窟:5号窟平面呈方形,平棋式顶,现已为残窟。

二、玉山寺石窟造像题材及内容考察

玉山寺石窟,形制主要是窟和龛,窟多以平面长方形为主,内均有平面呈倒凹形高坛基。正壁上有各自独立的束腰叠涩须弥座,龛以浅圆拱形、长方形、正方形为主。窟顶以平棋式、人字坡为主,藻井以穹窿形浮雕为主,这种窟形与延安宋代清凉山万佛洞第2、4窟、[1]合水宋金时期牛十万沟石窟、瓦窑背石窟的窟形极为相似,[2]也与陕北宋金石窟风格相同。尤其是2窟和4窟内的穹窿形藻井十分有特点,它在平棋式顶中心开凿一个直径2、深0.58米的半圆形,然后在其内浮雕彩绘图案来装饰。这种风格源于墓室,运用到佛教石窟中,是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形式,受到了神仙思想的影响,并从空间结构上改变了佛教石窟的形式。[3]如新疆库木吐喇千佛洞新2窟、固原须弥山石窟、敦煌莫高窟272窟、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等都出现过穹窿形顶,这些石窟的顶与玉山寺石窟的穹窿藻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存在一定渊源和联系。第3窟人字坡顶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它以陇东居民修建砖木结构的房屋为蓝本,把石窟顶部开凿成人字坡状,在其两坡浮雕直径20厘米的5根檩条,然后再浮雕直径12厘米、长150厘米、断面为半圆形的短椽120根搭在檩条之上,椽之间浮雕有小长方形望板,两坡之交会处雕自脊枋(即脊檩,断面呈方形)。前坡与外壁柑交处、后坡与后壁相交处均雕刻出枋子。这两条枋子与山墙(即石壁)相连结。人字形屋顶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在敦煌早期(北凉、北魏、西魏、北周)诸窟及隋代部分洞窟顶部出现了对传统木构建筑的人字坡顶结构的模仿。[4]这是洞窟形制上民族化的一种体现。这种屋顶在建筑中等级最低,和现代民居结构相似,也从侧面印证了玉山寺石窟是由当地平民百姓集资开凿的具有本土文化的民间石窟,而不是有官方背景的石窟,体现了中国传统与佛教石窟建筑在形式上的相互融合。

玉山寺石窟的主尊造像均已不存,无法得知原貌,但从雕塑的82尊小像看,它们皆为半圆雕及石胎彩塑造像为主。造像有佛、菩萨、天王、力士、比丘、化生童子、供养人、罗汉、六臂观音、六臂力士等。造像均姿容秀丽,面容慈祥,神情庄严,衣纹概括简练,衣饰华美,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天王、力士用夸张手法,强调肌肉的雄健和力度,面部神态露牙睁目、猛勇刚毅,给人一种神奇的威力。把天王像结合现实人物的特色,以古代将士为蓝本,创造了佛的护法神,反映了陇东石窟艺术的特色。供养人像是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制度的。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打破传统造像布局,将供养人与佛、菩萨摆在同等位置。说明在当时的造像中,已不像前代那样将佛与菩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企图进一步说明供养人只要虔诚敬佛,也是可以登上天国宝座。尤其是3窟左右壁浅龛里的佛、菩萨、罗汉等后期加塑的泥衣部分脱落,露出造像的原雕衣纹,以阴刻为主,手法与合水平定川宋代莲花寺石窟、[5]金代安定寺石窟[6]里的造像风格较相似。

玉山寺石窟2窟正壁坛基上供奉的应当是三佛。在早期佛教造像中,方座左、右有二狮子者为狮子座。狮子座,是国王、天子或佛宝座的固定造型和专门称谓。但就佛教而言,狮子座即为佛座。该窟造像题材内容,应当为十方三世佛。正壁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东、西两壁为十方佛;正壁中间的束腰须弥座及束腰部的两负重力士与华池金代双塔寺出土的阿弥陀佛石雕坐像的须弥座及束腰部的力士完全相同,[7]也与合水博物馆藏的蒿嘴铺乡出土的金代石刻造像底座十分相似;正壁低台基壁面上浮雕的供桌腿与合水李家庄石窟3窟供桌十分接近。3窟东西两壁浅龛的天王、力士题材,与四川大足宝顶山石刻第2龛宋代护法神像风格相似,[8]均立式,戴盔甲,个个面目狰狞,各有特征。4窟正壁中间的束腰须弥座与合水博物馆藏的吉岘乡出土的金代石刻造像底座完全相似,属典型的金代造像风格;东西两壁第二层龛根据题材风格分析为十殿阎罗,虽面容模糊不清,但隐约可见其神态各异。这十位阎罗已是汉化形象,其造像均为古代官员形象,是佛教的汉化神灵。像这种题材在宋金石窟造像中较为常见。如大足宝顶山第20龛、[9]山西晋城青莲寺地藏阁均塑有宋代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罗,[10]这些都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阎王,又作阎罗、阎罗王。阎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在印度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吸收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的地狱之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他们就演化成掌管人间善恶的主宰了。传说地藏菩萨统领十殿阎罗,掌管人间生死轮回,与我国道教所尊的东岳大帝性质相同。

在雕刻技艺上,玉山寺石窟均采用石雕彩绘泥衣的表现手法,注重人物的写实,刀法娴熟,风格洗炼,形象生动,人物神情更贴近世俗化和生活化。颜色多以朱砂、蓝、粉白、群青等色为主。尤其是平棋式、人字坡顶和穹窿式藻井,就地取材,在岩面上直接浮雕各种图案。藻井采用开凿的方法把平棋式顶心开凿成穹窿式,井心浮雕八瓣莲花,花心象征着佛法轮回,再由内向外呈辐射式雕成动物、吉祥图案、花鸟、二龙戏珠等多层装饰,直接在石胎上着色,没有泥皮和白粉层做底,底色以黑色为主,图案以蓝色为主,整个色调冷暖相宜,格调清新,别具特色。藻井图案主次分明,严谨整齐,显示出鲜明的民间装饰趣味,与平棋图案相配合,和谐统一,立体效果突出。2、4窟顶部的穹窿形藻井,与陕西榆林红石峡石窟的顶部藻井风格有点相似,也与合水李家庄石窟第3窟藻井图案及颜色十分接近,藻井多以莲花为中心。这种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民居特点,此时民间雕刻艺术已进入大型窟群,但在艺术风格上与陕北石窟有着密切联系,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佛教在镇原繁荣昌盛的见证。

三、结语

从玉山寺石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彩塑风格等方面来综合考察,该石窟最早应开创于宋金时期,后经元、明、清等都有续建、重妆和重绘,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宋金时期陇东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杰作,对研究镇原乃至甘肃宋金时期佛教石窟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

玉山寺石窟及其茹河流域的十几处石窟,是北石窟寺造像艺术的延续。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兴盛至唐代,在宋金时期逐渐失去之前开窟造像的盛况,发愿造像的信徒不多,石窟艺术也少有新意。现存宋代开凿的窟龛仅有第35和165窟明窗两壁的十八罗汉造像,还留下了许多宋金时期的碑刻和游人题记30余方。[11]而在北石窟寺向西的茹河流域开始选择有利地形开凿石窟,如玉山寺石窟距其只有5公里,依次向西还有洛阳寺石窟、大咀石窟、朱家川石窟、龙爪寺石窟、万佛洞石窟、石佛寺石窟、石空寺石窟及永乐寺石窟等等。还有在茹河流域出土的许多唐、宋、金及明代的金石佛教造像,也都是北石窟寺佛教造像艺术的延续。

注释:

[1]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臧全红,董广强.甘肃省合水县几处晚期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09(5).

[3]王洁.敦煌早期覆斗顶窟形式初探[J].敦煌研究,2008(3).

[4]赵声良.艺苑瑰宝:莫高窟壁画与彩塑[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5]孙晓峰,臧全红.甘肃省合水县莲花寺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11(3).

[6]董广强,魏文斌.甘肃省合水县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10(4).

[7] 李红雄.庆阳古寺名山.双塔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8]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M].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9] 王庆瑜,大足石刻[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

[10]李会智,高天.山西晋城青莲寺史考[J].文物世界,2003(1).

[11]甘肃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庆阳北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作者:王博文(1975—),男,甘肃镇原人,镇原县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与地方区域史。庆阳市领军人才。原文载《丝绸之路》2014年第10期)

#文物收藏#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