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付斌:养殖虎蜂走上致富路

2020-12-15新闻6

云邵阳客户端 通讯员 向乾铭

“这种蜂性情凶猛像老虎,蜂毒厉害无比,却是山区群众脱贫的利器……”12月10日,洞口县岩山镇石仁村村民付斌与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围在自家火炉旁商讨虎蜂规模化养殖方案。这时,付斌拿出精心泡制的虎蜂酒,请大家品尝。

付斌泡制的虎蜂酒

今年33岁的付斌是土生土长的石仁村人,曾在武警部队服役。服役期间,他勤学苦练、吃苦耐劳,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役后,付斌开过塑料制品厂,收益可观。但由于塑料厂污染较重,他主动放弃稳定收益,关闭了工厂。付斌说,自己是共产党员,要带头响应国家绿色环保政策。

关闭塑料制品厂后,付斌前往云南打工。一次他和朋友在野外游玩时,不幸被虎蜂蜇伤。付斌回忆道:“又痒又痛,当时真是感觉生不如死。”朋友见状,马上带他到当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朋友们调侃他说:“你被我们这里的‘杀人蜂’碰上了,是缘分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当时心里就不服气,在网上一查,原来虎蜂全身都是宝,蜂毒、蜂蛹、蜂酒在市场上十分畅销。”经历了被蜇事件后,付斌对虎蜂“又爱又恨”。他开始在网上搜索虎蜂相关的资料,发现虎蜂经济价值极高,养殖前景不错。于是,他辞去工作,前去拜师学习虎蜂养殖之道。

学艺归来的付斌踌躇满志,花了几万元购买了大量种蜂和养蜂装备,准备在家大干一场。“虎蜂不比普通蜜蜂,危险性极高,很少有人敢去碰,更别说是养了。”村里人看到付斌放弃高薪工作回家养虎蜂时,都投来异样的眼神。

虎蜂蜂王

“虎蜂养殖技术关键在于培育种蜂,养蜂看似简单其实是个细致活。”由于石仁村与云南的气候完全不一样,付斌辛辛苦苦引进的第一批种蜂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当时父母、老婆都劝我放弃,我也曾想过要放弃。”但付斌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一直支撑着他。付斌说:“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心有不甘,还是想继续维持与虎蜂这份特殊的‘缘分’。”

于是,付斌开始偷偷在家里腾出一间房,作为虎蜂繁育室,并模拟出适合虎蜂繁育的环境,每天照顾虎蜂就像照顾自己小孩一样,细心呵护,时刻陪伴。

功夫不负有心人,室内繁育种蜂很快获得成功。由于虎蜂主食蚂蚱等昆虫,且食量大,室内养殖已经不能满足虎蜂规模化养殖。付斌就在自家后山开辟了一个简单场地,“这里山清水秀,阳光充足,虎蜂的食物充足,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能加速虎蜂的繁殖。”

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付斌逐步掌握了虎蜂的习性,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虎蜂养殖的生产技术。寒来暑往,现在付斌的虎蜂养殖规模已达70多窝,每年用虎蜂泡制了1500余公斤虎蜂酒。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上原生态养殖,制成的虎蜂酒色黄、清香、甘甜,品质十分优良,因此十分受欢迎。另外,每窝蜂每年可割蜂蛹60多公斤,经常蜂蛹还未采割,就被大家订购一空。

付斌带领工作人员割虎蜂蜂蛹

虎蜂有毒,当人们进入它的安全领地时,它会攻击人。为防止虎蜂伤人,付斌在每窝蜂周边拉了警戒线,设立了警示牌,还聘请了10多个农户进行看护管理。据付斌介绍,今年,养殖虎蜂的毛利达到了8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1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付斌自信地说:“明年要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将自己的养蜂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