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锐意改革创新,奋力谱写“六稳”“六保”新篇章——襄阳市人社系统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纪实

2020-12-15新闻24

省人社厅领导来襄检查人社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2020年1月,襄阳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置、高目标发展,集政务服务、产业聚集、创业孵化于一体的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试运行。

今年,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作出了“六稳”“六保”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企便民措施。市人社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了以打造“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有余度的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四度”发展战略,“无申享”服务、“静默认证”等创新举措相继推行。

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此框架下努力发展,2020年11月被湖北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聚力展宏图,奋进谱新篇。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充分利用好省级产业园这一平台,切实以“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全国”为定位,以构建人力资源服务良性循环“生态圈”为目标,大力建设功能互补、业态配套的完整人力资源产业链,努力打造汉江流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产业集群,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年试水 成功认定省级园区

襄阳,自古人杰地灵,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之一。

2018年,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襄阳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赋予了襄阳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高级人才和人力资源行业,这也为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机遇。

襄阳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启动了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计划。与全省其他人力资源产业园不同的是,该园在建设之前就明确了与“市民服务中心”进行一体化建设,通过政务中心极强的资源吸附性增强产业园的竞争力。

两年后,这个总面积2.1万平方米的园区投入试运行。自此,企业在前往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任何一项业务时,都能享受到人力资源管理产业链上的各个细节服务项目:从高端人才猎头到普通员工招聘、从员工培训到人才测评、从人才派遣到人事外包……都可以在产业园内一站完成。

据统计,目前园区已进驻人力资源及配套服务企业21家,大学生、返乡人员及退役军人初创企业35家,创造营收13.98亿元,实现税收996.27万元,服务全市1566家企业,服务各类人才1007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3905个,创业带动就业2.09万人,帮助1.29万名大学生实现了就业。

通过不懈努力,2020年11月,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三高”设计 科学勾画发展蓝图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园之前便勾勒出一张高起点、高配置、高目标的发展蓝图。

为了更好地服务襄阳产业发展,提供高度契合的人才支撑,助力襄阳实体经济跨越式发展,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坚持高起点谋划,将自身定位为人才发展的高地。

筹建伊始,该园对标国内一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织专班先后赴上海、深圳、重庆、青岛等20余个城市,考察学习当地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方法,在充分借鉴先进理念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坚持产业导向、需求导向、发展导向,结合襄阳实际制定出符合园区发展的运营思路。

园区通过高出一筹的产业人才政策、高端优质的产业人才项目、高效便捷的产业人才服务,大力推进产业人才链、产业发展链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形成“人才驱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良性闭环,从而实现加快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的目标。

园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人才工作支持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十条措施》,设立了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产业园运营、奖补资金兑现和品牌培育,切实用高“含金量”的政策厚植沃土,助力园区做大做强。

在招商引资策略上,园区并不局限于能引进那些知名人力资源机构,也不仅仅聚焦于“头部”企业带来的高产值和高税收,更加聚焦如何服务襄阳产业、襄阳人才和市场主体;既看重单个企业带来的税收贡献,也看重产业集聚带来的“雁阵效应”;注重实体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招才引智平台的辐射效应和吸附能力,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构建适宜、多样、可持续的人才生态。

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活力,园区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释放政策红利,以高标准配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园区配置了优质最新的资源,在政府办公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将新市民服务中心3层楼用于产业园建设,精装办公区,配套设置会议室、远程面试室等共享服务区,满足了3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50家初创企业日常办公、业务洽谈、教育培训和大型展会需求,集合政务服务区,方便企业开办、不动产、公积金、出入境、文化旅游、就业社保等1800项政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确保入驻企业拥有全市优质的政务服务资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力的发展空间。

园区配置了又好又实的政策,对被认定为国家、省级和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补助;对新落户的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和全国百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部,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和50万元资金奖励;对入驻园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按其经营规模和行业排名,提供70至5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按照前三年全免、后两年减半的方式给予水电、场租和网络补贴;对从市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50%的中介费奖励,每家机构每年最高奖励3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园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核心团队人员,提供人才公寓保障。

园区配置了既强也活的机制,以“共在园区,同是一家”为理念,实施党建帮联计划,创新“党建+人力资源”载体,打造“红领书屋”非公党建品牌,为每家入驻企业配备红领专员,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着手筹建产业园“两新”党委,促使党建引领创业的“磁吸效应”进一步增强。

园区坚持以服务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大产业为导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吸引了名列中国500强的“中智湖北”“上海外服”等企业。

园区加大人力资源产业上下游企业培育和空白业态引进力度,吸引高端猎头、薪酬福利、人才测评等新兴业态,比如中国人才测评领域排名第一的“诺姆四达”、中国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软件集团”,从而建设功能互补、业态配套的完整人力资源产业链,切实打造人力资源服务良性循环“生态圈”。

“四度”赋能 有力激发市场活力

好的顶层设计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是设计落地的保障。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以打造“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有余度的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四度”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人社服务员计划”“流程再造”等十大行动计划。

以“人社服务员计划”为例,人社部门为全市400家企业选派服务员、与200家企业面对面访谈、对4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通过提供“店小二”贴心服务,重点做好政策宣讲、保障用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等六项内容。

其中,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动下沉机构摸需求,面向全市10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发放服务需求调查表,组织28家人力资源机构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掌握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政策堵点,并以此为优化服务的着力点,分别邀请市委人才办、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以及局系统有关部门和科室人员到园区,举办专题调研座谈与政策对接会,切实帮助企业扫清障碍,助力企业发展。

不仅如此,全市人社系统将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对企业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实施“流程再造”;对个性问题,提供“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其中,推出的“无申享”服务和“静默认证”两项创新举措不仅在全省领先,前者更获得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并在全市推行。

所谓“无申享”服务,指的是企业不用主动申报,由人社部门从数据库中抓取数据,经市场监管、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审核无误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发放政策资金。

今年疫情期间,我市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进行稳岗补贴返还时,创新性地推出了“企业免申报、服务不见面、资金自动到”服务,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推广“无申享”服务。

而“静默认证”不仅方便广大企业,还能惠及全市所有需要进行养老待遇认证的人员。过去,养老待遇认证俗称“按手印”,指的是每年退休人员需要到社区或者人社窗口采集指纹,进而确认生存状况。这对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以及老年市民来说,是一件麻烦事。

市人社信息中心化被动认证为主动认证,通过大数据系统获取退休人员的行动信息。比如,只要乘坐过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或是生病到医院就诊,系统通过科学的算法,自动判定该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进而免去“按手印”的麻烦。此举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极大方便了群众。

“双创”不辍带动发展提档升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创造,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市人社部门在以“四度”战略为抓手,对内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同时,也通过对“一个品牌n个项目”的不断创新,对外激发全社会的“双创”活力,为建设优质人力资源集聚高地,提升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质量、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产业支撑、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我市人社系统自2014年起便开始举办“双创”大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随着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作措施不断完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双创”大赛现已成为我市现存“双创”平台中持续久、帮扶力度大、助推小微企业成长颇具效果的品牌。

人社“双创”大赛在鼓励万众创新的同时,一直坚持自我创新,将大学生“双创”大赛与返乡“双创”大赛合二为一,变“独唱”为“重唱”,通过融合选拔增强大赛活力;变室内路演为实地拉练,专家深入企业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指点迷津;为防止“赛完了事”,还通过“三聚焦”精准帮扶进行链式孵化。

今年的第七届大赛再次创新,分设大学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新经济创业创新三个专场分赛,更精准的划分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大赛自8月份启动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先后吸引了201个团队报名,168个项目进入初赛,30个项目进入复赛。

参赛项目既有装备制造业、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有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模式更加丰富,业态更趋多元,凸显了科技带动、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此次大赛奖励总资金高达285万元,覆盖120个优质项目,实实在在地让真金白银落进创业者的口袋,强化创业企业市场化运营能力,稳定和提振企业信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所谓n个项目,是指人社部门非连续性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双创”氛围。以本月15日即将举行的2020年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颁奖暨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系列活动为例,人社部门一方面通过此次盛会进行产业园招商推介,促成机构签约,另一方面还邀请国内“大咖”围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课题开展主题演讲,并组织业内嘉宾围绕“企业迎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开展圆桌讨论,引发头脑风暴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0年11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条例的实施进一步吹响了做大做强湖北人力资源市场的号角!有理由相信,我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来源:襄阳日报

#就业#新冠肺炎_社会#劳动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