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规格!《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了芜湖这家企业

2020-12-15新闻6

12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8版,以整版的版面报道了海螺集团。文章标题是,《海螺集团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

文章表示,“十三五”以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积极抢占全球水泥技术创新制高点,以创新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高质量跨越。海螺集团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双双突破2000亿元,水泥主业市值超过3000亿元,下辖390多家子公司,经营产业涉及水泥制造、化学建材、国际贸易、节能环保新材料、工程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文章分析认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是海螺集团的传统基因。海螺集团紧随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新建、并购、技改等方式,扩大水泥主业产能规模,同时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积极拓展骨料、商品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集群化打造产业竞争高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充分展现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海螺集团全面推广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形成水泥智能制造和商业运营产业链,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效能深度变革,成为国家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集团围绕水泥生产核心业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精益生产、管理、运营全过程,研发实施露天矿区无人驾驶技术,打造数字化矿山,建成全流程智能化水泥工厂,生产模式实现“一键输入、全程智控”,使矿山变绿、生产变智、效率变强、服务变优。

绿色引领,是海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法宝。海螺集团坚持走生态文明与企业发展共赢之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排放更低、消耗更少、产出更高的绿色低碳工厂,使传统产业成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净化器”,实现了向“绿色智造”的美丽蝶变。

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海螺集团投资5000余万元,2018年在芜湖白马山水泥厂建成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每年可生产3万吨用于食品级产品和2万吨工业级产品的二氧化碳。2020年3月,海螺集团在白马山水泥厂建成年产3000吨干冰项目,实现变废为宝,为碳减排探索了一条新路径。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通过三年攻关,研发出国产化水泥窑烟气脱硝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易于工艺布置、效率高、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在30余条水泥生产线推广应用。

融入海外,使海螺集团与更多合作伙伴、客户共享发展成果。海螺集团秉承开放合作、互惠共赢的理念,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输出先进技术和装备,同时注重长期效应,以精益管理为主线,推进清洁生产,在海外打造绿色生态工厂。

海螺集团已向海外累计投资112亿元,在东南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拥有42家企业,海外外籍员工3700多人。从热带雨林到中亚腹地,从印度洋到黑海沿岸,海螺集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融入当地社会,注重发挥标杆作用,坚持高质量定位,打造精品工程,构建国际化品牌战略、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带动我国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等相关业务“出海”,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造福当地百姓。

全媒体记者 张申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