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中多人患痛风,是哪些因素促成的?应该如何应对?

2020-12-15新闻6

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时,咱们同胞中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8000万,而且,患病趋势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如此算来,今年的痛风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亿。痛风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现象,有些孩子,还在上学,已经出现痛风石,手痛,握不住笔。1 家中多人患痛风的情况,相当普遍。这是遗传因素在作怪,还是生活习惯影响促成的呢?应该如何防治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咱们先来了解有关研究的结论。根据相关统计,痛风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国外的研究显示,71.4%的痛风患者,3代以内直系亲属有痛风病史;国内的1项调查发现,具有痛风家族史的比例为18.5%。还有研究发现,痛风患者的近亲中,10%到25%发生高尿酸血症;父母中有1人患痛风,子女中40%到50%会患痛风;父母都患痛风,子女痛风患病率可达75%。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了1个重要特征,那就是,80%的12岁到19岁的痛风患者,以及50%的25岁痛风患者,具有痛风家族史。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痛风是1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

痛风的具体遗传方式,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只是确认了少数嘌呤代谢酶缺陷,可以导致青少年高尿酸性肾病,并且,已经被确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还发现,痛风的遗传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具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重,也容易发生肾病,而且对药物治疗不敏感;肾病常在痛风性关节炎之前发生;女性的遗传倾向高于男性;父母双方都具有家族史者,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更高,病情也更严重,甚至会在幼年时发病。

看到这儿,可能有些人会感到沮丧,心想,遗传基因改不了,那就只能焦虑地等待痛风降临吧。非也。因为,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只要控制血尿酸水平以及痛风诱发因素,就能够减轻相关危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根本原因,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越频繁。研究发现,血尿酸超过600umol/L时,痛风发生率约为30%;血尿酸低于420u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

避免痛风发作,除了控制血尿酸水平之外,还要预防痛风发作的诱因。诱发痛风的常见因素包括饮酒,尤其是暴饮啤酒;1次性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或海鲜;关节着凉,特别是醉酒后,冷风侵袭关节;剧烈运动造成关节损伤;服用利尿剂或阿司匹林等药物;不按规范治疗,尿酸降低过快;严重感染;疲劳及作息紊乱。有关研究结论显示,痛风诱因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痛风发作的诱因中,饮酒占25.5%,高嘌呤饮食22.9%,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痛风发作的诱因,高嘌呤饮食占17%,突然受冷11.2%,剧烈运动9.6%。因此,如果直系家属已经患有痛风,自己就更应该避免相关诱因,才能减少痛风影响。

具有痛风家族史的人,还应该注意,不要等到痛风发作,才想到四处求医。因为,高尿酸血症才是痛风背后的妖孽,而高尿酸血症不仅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具有其他危害,比如,导致慢性肾脏病;增加高血压风险;引起糖耐量异常,诱发糖尿病;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要将血尿酸水平调控到合理范围之内。

具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痛风患者的子女,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及时发现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并且规范治疗;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减少嘌呤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饮酒;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如果生活行为改变后,仍然不能控制血尿酸水平,就需要尽早启动药物治疗,把尿酸控制到合理范围,预防痛风发作以及相关并发症。最后提醒,如果直系亲属已经患有痛风,那就抓紧做1次全家人的血尿酸检测吧。

#关节骨头#痛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