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艰难的第一根!这座特大桥在峭壁上打下桩基

2020-12-15新闻14

12月的大凉山腹地,滔滔溜筒河奔涌向前,汇入金沙江。在江河交汇处,一根深达30米的粗大桩基深深扎根在近60°的悬崖峭壁之中,这是四川交投建设沿江高速溜筒河特大桥正式浇筑的第一根桩基。

这期间,四川交投建设桥梁工程分公司的施工人员克服了恶劣地质条件对施工造成的阻碍,以交投建设者的千倍付出为桩基夯实了基础。

搭建在60°绝壁上的作业平台

溜筒河特大桥为四川交投建设承建的首个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长489.5米,净跨300米,是沿江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性工程,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时速80公里。

它不是沿江高速最长的特大桥,也不是位置最关键的特大桥,却是沿江高速全线修建条件最险峻的特大桥。与一般桥梁在平面上搭建作业平台不同,溜筒河特大桥桩基位于两岸山坡斜面之上,山体角度达60°,施工难度大、危险源多。如需施工,要先在半山开凿施工平台,再搭设孔口支架,才能进行施工作业。

为此,负责施工的四川交投建设沿江XJ17项目部施工人员首先在两岸900米高的峭壁上人工开凿出施工用人行栈道,通过栈道为后期运送施工物资;在溜筒河两岸的绝壁上开凿桩基施工平台,仅开凿此平台就花费近15天时间。一凿一斧,一寸一尺,就这样,一座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施工和安全保障的作业平台在60°的悬崖峭壁上搭建而成。

悬挂在百米高空的吊装系统

在解决施工作业平台困难后,施工者们又开始寻求解决后期施工的关键工作——桥梁吊装系统。

溜筒河特大桥具有吊装吨位大、缆索跨度等难点。因金沙江上游修建溪洛渡水电站后,修建大桥所需的水上起重设备无法过坝进入库区内,无法运送适合的吊装设备抵达现场开展工作。

为此,四川交投建设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攻关,摒弃了传统的吊装工艺,采取了包括非对称无索塔缆索吊装系统设计、索鞍一体组合式岩锚、大直径短锚距主索缠绕锚固技术等创新工艺,建立两条并行的钢缆溜索,对拱桥、桥面、机械设备进行吊装运送。该系统最大吊装175吨,可完全满足施工需求。所采取的工艺在同类山区桥梁施工中达到了领先标准,助力工程早日完工。(刘蕴韬)

#特大桥#桩基#峭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