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宝宝扁桃体大 这些情况别拒绝手术

2020-12-15新闻11

河青新闻网讯 一到冬季,呼吸道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有些孩子隔三差五扁桃体发炎、肿大、化脓,有的宝宝还伴有打鼾,让妈妈们劳神又费心。对于扁桃体肿大,是否需要手术,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廊坊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菲提醒,孩子身体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而口咽及鼻咽部空间狭小,容易引发扁桃体炎症和肥大堵塞,有一些情况是必须要手术治疗的。

儿童容易患扁桃体堵塞

扁桃体,又称为腭扁桃体,位于口咽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隐窝内,它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淋巴组织,含有多种吞噬细胞,可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时刻守护着咽喉要道的大门。宝宝出生后,免疫器官逐渐活跃,特别是3-5岁时,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较多,扁桃体显著增大,此时的扁桃体肥大视为正常的生理现象。青春期后,扁桃体的免疫活动趋于减退,体积逐渐缩小,到了中年以后就逐渐萎缩了。

但是,扁桃体由黏膜向其实质陷入形成的扁桃体隐窝常常为细菌病毒存留繁殖的场所,易形成感染病灶。一旦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就会发起攻击,扁桃体就会发炎,充血,肿大,以致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由于炎症反应,体内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还会攻击心脏、肾脏,继而引发心肌炎、肾炎。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而口咽及鼻咽部空间狭小,引发炎症和堵塞。此后,随着生长发育,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完善,咽部淋巴组织退居二线,口腔和鼻咽腔空间较前扩大,堵塞的情况就会好转。所以对于大多数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病例子,只是等他们慢慢退化。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呼噜的“元凶”

腺样体,他和扁桃体一样,属于同一支作战部队,他又称为咽扁桃体,形似半个桔子,他的位置比较隐蔽,位于鼻咽部,一般人无法直接观察到。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10岁后逐渐萎缩。

孩子一旦上呼吸道感染,有时累及的不止是扁桃体,腺样体也不能幸免,他会比以往更大,更红,堵塞后鼻孔,引发鼻塞症状,腺样体堵塞了后鼻孔,扁桃体堵塞了口咽部,阻碍了气体流通,引起打呼噜的症状。

这些情况需手术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并不可怕,没有症状不必理会,出现症状了,要去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找医生解决。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家长不要拒绝手术治疗:扁桃体反复发炎,一年超过三次,可能会引发肾炎,心肌炎,风湿热的;扁桃体发炎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腺样体肥大引起鼻塞,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生,长期张口呼吸,形成“腺样体面容”的(硬腭变形,高拱,上唇短厚翘起,牙列不齐,缺乏表情),影响宝宝发育。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珊

河青新闻网编辑蒋常林|频道主编陈雪|频道监制贾江伟

#小儿健康#扁桃体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