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的“洗澡”和“沐浴”不是一回事,洗的是四个不同部位

2020-12-15新闻23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若问“洗澡”和“沐浴”有什么区别?我想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会是这样的:“洗澡”和“沐浴”的含义相同,都是清洁全身的意思,区别只是在于“洗澡”偏于口语化,而“沐浴”则是书面语。

在如今语境下,这种理解固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古代,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且看《说文解字》怎么说。

(杨贵妃赐浴华清池)

《说文解字》中“洗”的定义是:

“洗,洒足也。”

《说文解字》中“澡”的定义是:

“澡,洒手也。”

《说文解字》中“沐”的定义是:

“沐,濯发也。”

《说文解字》中“浴”的定义是:

“浴,洒身也。”

上文中的“洒”,读音均为【xǐ】,含义同现在的“洗”。也就是说,古人洗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词,其中,

“洗”专指洗脚,“澡”专指洗手,“沐”专指洗头,“浴”专指洗身体。

(古人沐浴剧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汉字的字音字形字意上便可见一斑。

“洗”字“从水、先声”,同行而足,在前者为先,所以水、先两范式叠加,就是用水洗脚的意思。

“澡”字“从水,喿声”,《仪礼·丧服》有言:

“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

郑玄注曰:

“澡者,治去莩垢不绝其本也。”

也就是说,“澡”只是简单洗洗表面浮灰,与沐浴有很大的差别。

“沐”字“从水,木声”,“氵”字旁表意,篆书之形像流水,表示用水洗头,“木”读【mù】,表声。

“浴”字原本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它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盛水的大器皿,上半部分像一个人站在盛水的器皿里,人的周围有四个水点,表示人在洗澡,水滴四溅。到了小篆字体后,“浴”字才由会意字变为形声字,左边从“水”,右边为“谷”【yù】声。

(古人沐浴通常比较隆重)

古人对于沐浴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是超越卫生层面,上升到了礼仪层面,所以通常搞得比较隆重。

先秦时期,洗浴与斋戒并列为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对祖先的尊敬。“孔子沐浴而朝”,洗了澡再去见鲁公,体现的则是对君主的尊敬。

秦汉时,士大夫阶层就已经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

《汉律》有言:

“吏五日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也就是说,到了汉朝,朝廷每五天就有一次带薪休假,专门让官员们回家好好洗个澡,称之为“休沐”。这个待遇,也是很人性化了。

(五日一“休沐”)

始于秦汉的这个“休沐”制度在历朝历代都有沿袭,只是到了唐朝,从原来的五日一“休沐”改成了十日一“休浣”。由此看来,唐朝人没有汉朝人讲卫生。

另外,古人还把沐浴与孝道联系在一起,认为晚辈给长辈洗头、洗澡是孝顺的体现。比如有史料记载,太子司马绍听说老爹司马睿(晋元帝)要洗头,还特地上了个表,祝福父亲:

“吉日沐头,老寿多宜。”

洗个头还要挑选黄道吉日,由此可见:其一,古人洗头的确是件大事;其二,即便是皇帝,也不是天天都洗头的。

(走啊,洗澡去啊!)

古人沐浴,虽然隆重,但并不频繁,而受生活设施不发达的限制,对沐浴讲究的,也只是士大夫及以上阶层,普通百姓想洗个热水澡,又得走几里地去挑水,又得架火烧水的,根本无福消受。所以,普通百姓大多是常年不洗澡的。

不过,这种情况到宋朝有了明显改善。那是因为宋朝经济发达,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卫生意识也有所提升,公共浴室随之兴起,从此普通百姓也可以时常洗个热水澡了。

(王安石像)

据说,北宋宰相王安石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常年不洗头、不洗澡,以至于胡子里长虱子,衣服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僚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拉王安石一起去澡堂洗澡,然后趁机把他的脏衣服换成干净衣服。王安石洗完后很自然地换上,竟然也没有发现什么。

这则记载有可能是政敌对王安石的恶意抹黑,但至少反映出了一点——宋朝的“澡堂”产业确实已经非常发达了。

(本文完~)

#洗头#古人#部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