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不是消除硬化斑块,而是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2020-12-15新闻6

有位冠心病患者给华子留言,说他他每天都在吃药,吃了好几年,但冠状动脉仍旧狭窄,在过于劳累的时候仍然会胸口痛,他吃的药到底有没有发挥出治疗作用?华子告诉这位患者,他对冠心病的治疗存在着误解,因为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并不是消除冠状动脉中的硬化斑块,而是要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一、冠心病的主要风险是心肌梗死

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血管变得狭窄,造成对心脏的供血能力下降,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时,诊断为冠心病,狭窄程度不足50%时,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的主要风险,是硬化斑块发生破溃,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发现,很多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病情相对较稳定,而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反而更高。

二、斑块破溃的概率与狭窄程度无关

这说明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的概率,与其造成动脉狭窄的程度无关,而是在于斑块本身是否稳定。有研究指出,有些老年冠心病患者虽然狭窄较严重,冠状动脉中的硬化斑块形成时间较长,甚至已经钙化,但这种斑块实际上更“结实”,而不容易破溃。

而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的人,斑块形成时间较短,内部脂质物质较多,有的还有渗出和出血,相对较“软”,在血管收缩、痉挛,血流的冲刷,血压的波动等因素作用下,就容易发生破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三、斑块可以“加固”但不能移除

很多人问华子,现在不是有进入血管中的方法吗,为什么不能把动脉中的斑块直接拿出来呢?这是因为斑块不是附着在血管内壁上,而是生长在血管壁之中。打个比方说,如果一根水管中沉积了水垢,我们可以直接清除,但是水管内壁被腐蚀了,造成了“鼓包”,想清除“鼓包”,就要破坏水管内壁。

同样的道理,血管中的斑块就是水管壁上的“鼓包”,想去除斑块,就要破坏血管内膜,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冠状动脉中的斑块,所能采取的方法有三种,其一,阻止斑块继续进展;其二,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避免破溃;其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万一斑块破溃了,也能预防血栓的形成。

四、如何对付粥样硬化斑块

1、阻止斑块进展:要控制伤害血管的因素,常见的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等。这些因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就可以进行干预。只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就可以终止或是延缓斑块的进展了。

2、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对已经形成的斑块,没有办法可以清除,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只要斑块不破溃,就不会诱发血栓形成,可以把心肌梗死的风险降至最低。常用的就是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节血脂之外,还可以产生改善动脉内膜的代谢、抗氧化、抗炎性反应的作用,可以使斑块密度增加,体积缩小,产生一定程度逆转斑块的作用。

3、抑制血小板:如果斑块破溃的危险程度较大,就需要对血小板进行抑制,比如大家熟悉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就是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在斑块破溃的时候,阻止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的形成。

4、坚持规律用药:抑制“三高”抑制斑块的进展,对斑块进行“加固”,以及对血小板的抑制,都离开不药物的帮助。而且这些药物都需要长期使用,才会发挥出最佳的药效,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规律用药。

#心脑血管#心肌梗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