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世民善待功臣,却处死两位凌烟阁功臣,原因并非“鸟尽弓藏”

2020-12-16新闻6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烟阁,命阎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以纪念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又开创贞观之治的文臣武将。李世民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对这些开国功臣向来是善待有加的,但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六的张亮和第十七的侯君集却被李世民处死了,原因并不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侯君集被自己的女婿坑了,死得不冤;张亮被自己的500个干儿子坑了,死得有点冤。

侯君集的前半生并不怎么出彩,只是成为秦王府的一员,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做个车骑将军。但后半生的侯君集开始发力,出将入相。他命运的转折点是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旧唐书》载:“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

这说明侯君集不是简单参与了政变,而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计谋过人。李世民继位后,他因功被封为潞国公,右卫大将军。630年,侯君集成为兵部尚书参与朝政,635年,侯君集以李靖副手的身份参与吐谷浑之战,提出“简精锐,长驱疾进”的策略,李靖深以为然,此战唐军收获颇丰。这之后,侯君集步步高升,出将入相,好不威风。

639年,高昌与唐王朝交恶,李世民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高昌,此战获得大胜,高昌灭亡,然而,侯君集却犯了错误,他自己做主把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贪恋高昌国的财宝,于是据为己有;下面的士兵有样学样,也盗取财物。

(后来程咬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于是,侯君集班师回朝后被定了罪下了狱,岑文本为他求情,而李世民也有意放他一马,于是赦免了他,然而侯君集却很不痛快,他认为自己立了大功该赏,而犯的错不值一提。

643年,侯君集见到了成为洛州都督的张亮,说''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

意思就是:太憋屈了,你想造反吗?一起啊!

张亮拒绝了,并把这话告诉了李世民,但李世民却压下了这件事,然后后来却被太子李承乾知道了,于是想要造反的李承乾就拉上了侯君集,两人互相利用。当时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太子府当差,常为两人穿针引线,后来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贺兰楚石就告发了自己的岳父。然后,侯君集被问斩。

侯君集是真的参与了谋反,然而张亮就有点冤了。张亮原本是个农民,隋末投了瓦岗军,后又跟随徐世勣投了唐。但张亮这个人有个两个特长很有意思,一就是喜欢告密,他曾经向李密告发谋反者从而受到了重用,上文说过他还告发侯君集造反过;二就是他喜欢逃跑,去不了的地方就逃跑,打不过的仗就逃跑。

但他得到了房玄龄的推荐,进入李世民的天策府,并很快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权的过程中,张亮被派往洛阳秘密联络山东豪杰,然而此事却被李元吉获知,并在李渊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之后张亮挨过了严刑逼供,自始至终严守秘密,最后被释放。李世民登基后,张亮受到重用,637年被封郧国公,最初,张亮政绩不错,颇有贤名,然而后来他抛弃原配,另娶李氏为妻,李氏强势蛮横,并且与他人私通,张亮敢怒不敢言最后还得把李氏的情夫收为养子。

张亮在相州时,养子公孙节曾对他说过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暗合他的姓氏。术士程公颖又说张亮卧如龙形,必能大贵等等。这些似乎给了张亮谋反的动机,646年,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500养子,意图谋反,而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和程公颖都做了证人。于是李世民不由分说给张亮定了罪。理由是:张亮养500个养子,除了造反还能干什么?即便有大臣李道裕认为张亮“反形未具”,李世民也丝毫听不进去,他执意斩杀张亮。其实张亮想要谋反的迹象微乎其微,但他是李泰党却是事实,有500个养子也是事实,这或许才是李世民杀张亮的原因。

#隋唐#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