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践出真知创新生活力——内黄县电商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2020-12-16新闻25

张晓霞 翟丽丽

内黄县,一个中原农业县,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对内构建电商服务体系,对外发力农产品上行,推动电子商务与县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了“电商+扶贫”“电商+物流”“电商+农特产品”等多种发展模式,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抢抓发展机遇占领电商先机

近几年,国家“互联网+”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电子商务也随之乘风而兴。内黄县正是看到了电商发展的利好趋势,率先于2015年着手铺开电子商务工作。

内黄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06万亩。全县拥有30万亩红枣、60万亩蔬菜、30万亩花生、16万亩小杂果,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尖椒之乡、中国蔬菜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蔬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也是农民创收增收的一大挑战。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内黄将电商进农村作为发展县域电商的有力载体,将电商+农产品作为主要抓手,明确了电商发展的主导方向,于2016年开始,积极申报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并顺利获批,为内黄农村电商发展铺就了道路。2017年1月,内黄县被授予“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战略得到了内黄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内黄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内黄县电子商务发展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及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及电商扶贫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形成规范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同时,注重财力支撑,明确“十三五”期间每年财政投入500万元,用于电商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商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政治根基。搭建服务体系打通电商“经络”

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支撑体系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内黄县深入搭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全力“结网”,力争实现全民“触网”。

建成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年底,内黄县电商产业园建成,占地55亩,办公面积1.3万平方米,仓储面积1.6万平方米,形成了集商务办公、仓储物流、人才培训、创业孵化、配套服务、特产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先后入驻并孵化电商企业、创客100多家。园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河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建设基层电商服务网络。依托基层农村超市,投资1700多万元,在17个乡镇和532个行政村建设了便民超市和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实现了全县9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站点将电商服务、物流服务等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了网络代购、快递收发、缴费、票务、信息等多种服务功能,为贫困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节省开支。据不完全统计,电商扶贫服务站点每年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多人次,节省购物开支100多万元。注重培育招引强壮电商“骨骼”

内黄县依托电商产业园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先后与阿里巴巴、京东、美淘供应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电子商务发展和人才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内黄县针对电商人才少、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免费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商知识技术覆盖式培训,着力提高全县整体电商水平。一是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各乡镇负责人和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就电商政策、发展前景和电商优势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形成良好的电商氛围。二是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青年的培训力度。2018年,内黄县会同阿里巴巴乡村事业部在全县各乡镇举办了电商扶贫巡回宣讲活动,活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20人,在农村营造了良好的“触网”氛围。三是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筛选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电脑基础的贫困户,全面进行电商培训,手把手传授淘宝开店流程及社群营销等知识,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电商创业就业。三年来,共开展各类培训80多场,培训各类人员8600多人次,其中培训贫困户800多人次,贫困户开设网店342家。发力产品上行助力精准扶贫

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群众收入始终是电商进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内黄县逐步探索形成了“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模式。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3.2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4亿元,增加农民收入8300多万元,初步构建了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

为让内黄县的名优农产品走向全国,内黄县鼓励引导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触网”销售。全县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两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6家,均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开设了网店,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双渠道销售。老倔厨花生、枣相情大枣、新一代辣椒、双强豆制品等名优特产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宋都老倔厨食品公司建立了阿里巴巴批发店、淘宝企业店、京东旗舰店等多个网上商铺,平均每年完成网络交易量20多万单。双强豆制品在阿里巴巴、京东、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的商铺,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兴隆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干、辣椒粉、辣椒碎销往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入驻跨境电商平台仅3个月,就已经完成了150多万美元的订单交易。园区内10多家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打开了全球销路。探索乡村物流,打造内黄模式

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难题。内黄县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形成了独有的“内黄模式”,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的“任督二脉”。内黄县整合全县乡村快递物流资源,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物流仓储分拨中心,购置物流配送车22辆,以电商服务站点为依托,将全县所有到乡村的物流快递包裹统仓共配,实现乡村快递每日公交式双向配送,圆满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该县每天配送农村下行快递单量1万多件,上行快递单量2000多件。电商直播扶贫助力经济腾飞

以点带面,精准发力。2018年以来,内黄县组织电商龙头企业——美淘供应链,以“直播+农业”的方式,联合环球捕手、每日一淘、大V店等电商平台,全方位直播打造“金太阳”蜜瓜、大桃、花生等“爆款”农特产品,迅速提升了内黄县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2019年,共销售大桃1800万斤、西红柿800万斤、“金太阳”蜜瓜600万斤、鸡蛋3000多万枚、鹌鹑蛋120万斤,拉动农产品网络销售6000多万斤,助农增收8000多万元。内黄也顺势成为农产品界的“网红”。同时,内黄县建设了线上、线下“内黄特色馆”,重新为农特产品策划制作包装、广宣,打造“内黄味道”“内黄印象”双标品牌,为内黄县的农特产品加冠提价。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内黄县积极探索“电商直播+扶贫”拉动农产品上行的新模式,先后参与组织“百名县长直播带货”、驻村第一书记电商直播培训等活动。5月份,内黄县举办首届电商直播节,一个月内先后邀请了10多位县级领导、100位驻村第一书记、300名网红达人参与直播带货。一时间,内黄农产品在抖音、快手里成为舌尖上的“网红”。据统计,直播节期间,该县共计直播2000多场次,短视频播放量800多万次,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单,交易额3000多万元。目前,直播已成为内黄县电商扶贫“利器”,并吸引了20多家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0多户贫困户上线。

随后,内黄县因势利导,首创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直播员”的农村电商直播服务体系,搭建起县、乡、村三级直播网络,逐步掀起全民直播浪潮,让农民群众成为线上主角,真正实现全民直播、全民卖货、全民致富。

目前,该县在电商产业园内建设一处县级电商直播中心,全县17个乡镇分别设立乡镇直播电商服务站,在全县532个行政村培育直播员,真正打造网红直播基地。据了解,该县先后在内黄文化馆、万洋国际、梁庄镇、六村乡、二安镇等地开展电商直播员孵化培训,已培训农民直播员1000余名。电商飞速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内黄电商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产品品牌发展。

促使农业规模化。电商推崇的是爆量经济,上线产品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量和规模,电商销售需求可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对优质畅销的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不断延长单品上市时间,逐步塑造出农产品的代表性符号。

倒逼农业标准化。2019年,全国生鲜电商的销售额达2000多亿元,越来越多的城市用户喜欢网购家庭所需的生鲜农产品,但也对农产品有更高的要求,诸如外观、口感、营养等,这就要求电商产品种植有标准,过程可追溯,管理规范、品质优良。

提升农业产业化。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为了满足网络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对网销农产品进行分拣、分级、包装、质检、追溯等,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塑造农业品牌化。塑造农业品牌是农产品溢价的最佳途径。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保证农产品质量,做好农产品品控已深入人心,企业、农户对渠道观念和品牌意识越来越认同,品牌打造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机。成绩困难并生挑战机遇共存

内黄的电商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庆幸的是,内黄电商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道路,也带来了可喜的收获。成绩需要宣扬,问题也不能无视。

一是电商在农村的认知度不高。受农民群众文化程度、知识面、视野等方面的影响,电商在农村的普及度比较狭义,多数是仅仅体现在网购网销上,没有形成对电商产业化的广泛认识,电商普及度不高。

二是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培育不足。内黄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在统一品牌、包装、标识上没有形成特色“品牌”,仍以传统意义上的“单打独斗”为主,没有形成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叫得响牌子的拳头产品。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三是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县级电商人才留不住也是普遍问题。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由于农村接触新事物的局限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化、电商化程度仍然不高,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流水线产品产销模式仍然没有形成,农业结构调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是管理跟不上发展步伐。电商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直播业的异军突起,拉低了电商行业门槛,但随之出现的配套政策跟不上、行业自律程度低、网络规范管理弱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探索创新同步电商未来可期

内黄的电商基础好、起步晚、势头猛、发展迅速,为该县的脱贫攻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随着“5G时代”的来临,如何用好电商这个“利器”,打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值得探索和思考。

一是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持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职能,着力提升产品线上销售策划、设计、包装、宣传推介能力,扩大电商应用范围,不断壮大该县电商体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建立农产品全流程化标准体系。农业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向工业现代化看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对包括种源、土地、品类、品牌、包装、质检、追溯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实施精准定性,从多维角度打造内黄标准,提升内黄农产品形象度、辨识度。

三是强化人才发展战略。就一个内陆地区的县级城市来说,高端人才引不来,引来了留不住,所以培育本地电商人才是近阶段的重点工作,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子商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网络素养,积极引导返乡青年、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商,进一步优化该县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建强电商人才队伍。

四是重点打造直播经济。面对电商营销模式的快速迭代,紧紧抓住以抖音、快手为主流的短视频直播电商风口,该县已经搭建“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直播员”的三级农村电商直播服务体系。“台子搭好了,戏怎么唱?”首先是结合内黄资源优势,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直播电商予以倾斜支持。其次是建立政府、市场监管、乡镇、企业、平台等多部门的联合管理机制,出台管理办法,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规范直播电商行业发展。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