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三五”时期聊城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社保水平稳步提升

2020-12-16新闻18

聊城新闻网 (记者 郝川)12月16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鲍世利,市医保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张金峰,介绍“十三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十三五”时期聊城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0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20%;社保水平稳步提升,连续16年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水平,失业保险金由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1395元,居民和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左右和80%以上。

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鲍世利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始终把稳就业、促创业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优化服务举措,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保持了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2016年-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5万人以上,截至目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0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

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5家,建成省级创业型城市2个、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8个。举办全市创业大赛、返乡创业大赛、大学生暨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等活动6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创新推行“创业家庭贷”“建棚贴息贷”等特色项目,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积极推荐返乡创业典型,连续两年我市均有农民工入选“山东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

创建省级“四型就业”社区90个,认定市级“四型就业”社区36个。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评为2019年唯一一家省级示范园。每年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开发建设了公益性的“聊城公共招聘网”,为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对接平台。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终身制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全员培训,累计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21.25万人次。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建成青年见习基地192家,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职业介绍等措施,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累计帮扶1.74万名困难人员、6.6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积极防范失业风险,累计发放援企稳岗资金1.13亿元,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积极承接人社部“就业扶贫直通车”试点,服务贫困劳动力3.15万人次,我市在全省人社系统脱贫攻坚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鲍世利介绍,“十三五”时期,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深化社保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行动,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效能。

认真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实行职工和居民医保市级统筹,不断增强基金共济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伤保险按工程建设项目参保实现全覆盖。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严格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16.22亿元,减免医疗保险费3.3亿元。

以农民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94.45万人、568万人、40.27万人、60.91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6.2%、1.04%、20.9%、26.3%。突出抓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2019年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170.23亿元,支出169.82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44.78%、68.02%。

严格落实国家、省政策规定,连续1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较十二五期末月人均增资430元,同步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待遇水平。连续16年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水平。先后三次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42元,月人均增资57元。落实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制度,连年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由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1395元,月人均增资545元。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由150元提高到250元、财政补助最低标准由人均420元提高到550元。居民和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左右和80%以上。

积极创建国家级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2018年底在全省率先通过人社部验收。积极推进省级工伤预防试点,省人社厅两次在我市召开现场经验推广会。抓好社保卡发放工作,累计制作发放社保卡540余万张、电子社保卡60余万张。建立了职工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将19种特效药品纳入报销范围,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至1万元,封顶线提高到40万元。全面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既保障失能、半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费用,又将日常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护理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取得良好效果。

#就业#社保#农民工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