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冬天预防脑中风,4大误区不要踩,做好3件事,可有效预防

2020-12-16新闻5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其指的就是急性突发的脑血管病,包括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个种类,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造成患者残疾和猝死!而寒冷的冬季,恰恰就是中风的高发时段。

因为身体内血管对气温感知比较敏锐,在寒冷气温的刺激下,血管也会剧烈收缩,如果本身患有“三高”疾病,就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由于我们对医疗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容易陷入脑中风的误区,特别是以下四个“深坑”千万不要踩!

1、脑中风没有任何预兆?错!

就掌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脑中风患者在病发前一个月或一星期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暂脑缺血表现。比如单侧肢体麻木、突然出现的剧烈头晕和头痛、眼睛暂时性黑蒙等,通常该类症状持续并不长,大约几分钟左右就会消失,所以容易被患者忽略。

2、只有肥胖和高血压患者才会患病?错!

肥胖人群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的确是要比体重正常的人群高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体重正常的朋友有血脂紊乱、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问题,同样也会增加自身患中风的几率。并且,高血压也并非是唯一诱发中风的因素,如果自身血管腔过于狭窄,即便是血压偏低或正常,同样也会造成脑中风的出现。

3、中风只会找上中老年人?错!

脑中风的发作和年龄关系并不大,有部分年轻人也会因中风出现后遗症和猝死情况!特别是长期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比如熬夜加班、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等等,都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影响。另外,如果年轻人本身存在先天性或免疫系统类疾病,也有一定可能诱发脑中风。

4、中风只要治愈就不会复发?错!

脑中风即便是经过了科学治疗,同样也有一定的复发性。因为治疗不能彻底让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失,只是减轻了患者的症状而已,但是患者却依旧存在病理基础疾病。所以,即便是患者症状消失之后,也依旧要治疗原发疾病,且需定期就医进行复查。

了解关于中风的常见误区后,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预防中风!

1、保持健康的饮食

什么是健康饮食?那就需要秉承三个原则:少油、少盐、少热量!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朋友,都应保持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高热量、高盐分食物的摄入应尽量减少,以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疾病出现的几率,从根本上预防中风的发生。

2、控制原发疾病

对于已经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服用药物!特别是重度的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通过饮食调理降低血压和血脂并不现实,所以服用药物是不能缺少的方式。一旦血压或血脂失去控制,那自身患中风的几率也会大大上升。

3、科学锻炼

锻炼是预防脑中风出现的最佳方式,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自身血液循环,同时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避免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特别是已经出现了“三高”疾病的患者,在基础用药的同时,更应科学进行锻炼。

心脑血管疾病是因疾病死亡的重要因素,排在所有疾病的首位!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近期有不明原因的头痛、一侧肢体麻木等表现,就需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中风的可能性。

#心脑血管#中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