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古建筑海量知识库——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2020-12-16新闻9

中国古建筑海量知识库——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永定门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1988年在文博界专家的积极呼吁和鼎力相助下成立博物馆,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专题性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建筑布局整齐大气,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现有的陈列基本位于太岁殿、拜殿、西配殿等展区。穿梭在各个展厅,如同游走于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华夏民族七千年建筑文明史一一浮现眼前,而自身也仿佛化作那画卷中的主体——“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正亲身体验着华夏建筑史上的无限神奇与魅力。

先农坛位于宣武区永定门内大街路西,与天坛隔路相望,是明清两代帝王祀神农、耕谡田和观耕的地方。北京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亲耕耤田的场所。相传,我国开创农业的始祖~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教民稼穑,为后世人所敬仰,历年封建帝王均筑先农坛祭祀神农。北京先农坛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农业文明的写照、中华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举办此展的目的,旨在通过寻根溯源、带您游历五千年先农文化历程,让您在领略当年祭祀先农盛典的同时,从古人“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中获得启迪。

先农坛内的建筑是明清两代逐渐完善起来的。最初的建筑叫山川坛,据《明成祖实录》载:“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山川坛成。”与此同时还建有太岁坛、风云雷雨、五岳、四海等13座祭坛。嘉靖十一年(1532)建太岁殿。同时还建有天神坛、地祗坛等。清朝在原基础上扩建或重修。乾隆十八年(1753)改原明代太岁殿东的旗纛庙为神仓;十九年(1754)改木结构的观耕台为砖石结构;二十年(1755)改原斋官为庆成宫。 民国时,该处隶属于内务部。北洋政府时,由于该部经费拮据,拆除先农坛外墙,树木、地皮标价变卖,北部开辟为市场,南部辟为城南公园。30年代初东南角辟为体育场。坛内众多殿宇大部剥蚀、败落,少许较整齐的屋舍殿宇均被占用,如具服殿为驻军长官办公处,神仓为坛庙管理所,庆成宫曾办中华女子养蜂场等。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