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工厂被砸,iPhone 被抢,印度制造没那么美好

2020-12-16新闻9

12月12日,纬创在印度南部的工厂发生上千人的BAO动砸厂事件,惊动业界。

被砸的这家工厂是纬创在印度建立的第三座工厂,今年才开始量产iPhone。印度当地媒体《经济时报》(TheEconomicTimes)披露,苹果已经介入调查。

纬创在印度的工厂

据印度当地官员透露,引爆原因应该是纬创聘请的劳动中介公司有拖欠员工薪水的问题,详细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今年7月,纬创将位于江苏昆山的iPhone组装工厂卖给了大陆企业立讯,将重心转移到印度。「纬创对印度的管理比富士康、和硕都要更上轨道,都已经有三个厂的经验了。」

但这起BAO动事件,却让台商对「印度制造」的疑虑再起。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推动「印度制造(MakeinIndia)」,凭借13亿人口的市场,对多项产品祭出关税壁垒,逼着各品牌、供应链不得不抢进设厂。

如今,印度各州政府都希望抓住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重整的机会,希望台商能够在当地设厂,因此对台商都很客气。

印度需要台商帮助打造制造业,创造工作机会。不过,被苹果等品牌商要求去印度设厂的台商,却对印度这个国家相对陌生。

英业达曾赴印度南部设厂,投资5000万美元之后,还没开始经营就草草结束。「现在大家都要去(印度)嘛,去吧,Goodluck!」被问到印度制造,英业达董事长卓桐华带着不以为然的口气说。

「在印度(设厂),应该没有人的经验是好的,」另一家台湾电子公司的董事长说。

在印度,管理的难度能排上全球首位,必须注意以下三大事项:

1.英雄主义盛行,工厂规模不能太大以防聚集

印度光是官方认定的语言就有22种,连文字都不同,出了家门到另一个邦就像出了国。所以,印度人比较缺乏流动性,不像大陆,广大农民工为了讨生活,可以不远千里到城市打工,城市人力供应充沛。

在印度,必须是工厂去迁就工人,要先调查当地可用人力有多少。例如,在新德里盖一座工厂,要招满两万人都很困难。

一位台商印度高管则说,工厂小还有一个好处:避免印度当地人的大规模聚集。「这里的人很容易被煽动,」他说,印度的电视、电影里宣传的都是英雄主义,一个人可以翻倒几十台车。所以只要一个有领导气质的人出来带头,就很容易造成大规模动乱,场面顿时失控。

这次纬创事件,据说导火索是换了管理团队,从台湾团队更换为印度团队,由此改动了部份的人事与劳务条件,导致与纬创签订合约的劳务公司受到影响。

在印度的台商目前只有两百多家,一共也就几百个台湾人,人单势孤。反观,仅仅在新德里就有8000个日本人,没开发一个工业区就聚集一大批日本企业。在印度的韩国人则至少上万,清奈等大城市都有韩国企业的聚集,还专门成立了「韩国村」,各种服务一应俱全。

而台湾主管派去印度,多半三到五年就轮调离开,「(同事)还没来就问我要带滤水器吗?要带药吗?有没有中餐提供?」一位台商主管说,台湾人一听到来印度就开始担心各种问题,愿意携家带眷、能待十年以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2.要先理解种姓制度,以免用当地人当主管越管越糟

没有能力打群架的台商,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当地人管当地人」,但印度的情况非常复杂,除了语言差异之外,还有种姓制度的差别,怎么用「对的」当地人管都有很多的讲究,否则只会越管越糟。

虽然印度政府已经禁止了种姓歧视,但古老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中鼎印度前总经理林天生曾经经历了一件事情:他们有位台湾高管带着一位印度本地的销售人员拜访客户,到办公室里见客户的印度主管,这位主管竟然不和那位印度的销售人员握手,也不换名片,导致这位销售人员只能坐冷板凳。台湾高管询问后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位销售人员的种姓阶层比那位主管低。

用相同或更高种姓的主管去管低种姓的下属,这样管理才会顺畅,这是台商面对印度时必须深刻理解的技巧。

3.外包必须细设检查点,以免拿钱不办事

台商在印度做生意,不可避免要「外包」,聘请人力中介公司找劳工,或者找顾问公司帮忙办事。如今的印度有着全球最多的「顾问公司」,数以千计。发生劳资纠纷的时候,找好的顾问公司,是摆平事情的最快途径。

但是,不管是顾问公司还是人力中介公司,其中的骗子也不少。台商需要建立比在其他国家都更细的「检查点」,一直追进度,详细核查状况,以免发生「拿钱不办事」的状况。

在新的战场,左右胜负的因素不只是看得见的生意和制造成本,还有对每个地区文化的深刻理解。纬创的印度工厂BAO动,正揭示了台商的印度制造要走得顺,还有很多关卡要过。

#群众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