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践行嘱托开新局丨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 下米线、做咖啡,智造机器人价格也“亲民”

2020-12-17新闻4

交汇点讯 在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记者见到了该公司研发的“与人共融”轻型协作机器人,只见机器人手臂工作时不停地做环绕运动,灵活流畅。“别看这个机器人个头不大,可是市场应用场景很广。”研究所产品研发中心总监卢钰介绍,轻型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餐饮等服务行业以及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可以代替人工的重复作业。“比如,有企业定制了‘下米线机器人’,它能完成下米线、把米线捞起装盘、从后厨端出来放到前厅的全流程,不少餐饮企业想体现科技感,通过智能餐饮的展示吸引客流量,同时,机器人代替厨师也可以节约餐饮业的人力成本开支。”此外,轻型协作机器人还可协助医生做穿刺,成为医生的好帮手,替代员工搬运重量级货物,负责产品视觉检测,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还可承担罐头的分解包装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灵活转动的每一个关节里都有一台电机在运转。“原来我们进口一台电机要六七千元,现在我们自主研发了无刷力矩电机,只要六七百,光这一项成本降低了90%。”卢钰说,通过自主创新这一国产机器人价格更亲民,一套10公斤级别的协作机器人的价格在6到7万元,预计会很快应用更多生产、生活的场景中去。

哪些应用场景是人类不能做、机器人能做的?卢钰说,在一些危险的场合,机器人能“挺身而出”。一家镇江企业定制了“喷涂机器人”,由于在密闭空间作业会产生有毒气体,以前工人需要穿很厚的防护服,而且手工喷涂容易出现不均匀的问题。企业考虑到产品质量和员工生命安全等因素,启用了该公司的协作机器人。随着协作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类人力所不能长时间从事的工作,今后可能都由机器人上阵。

协作机器人只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主打产品之一。该研究所建有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等10多个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共计12项,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00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协作机器人、穿刺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低速无人清扫车、智能化护理床等。与此同时,研究所以“持股孵化+产业基金+创业导师”模式,集聚智能制造领域高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持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助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顾敏 滕升智 范俊彦

#智能机器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