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产 MPV 销量如今萎缩了 50%,“罪魁祸首”是五菱?

2020-12-17新闻13

国产MPV销量如今萎缩了50%,"罪魁祸首"是五菱?|观察室

观察室

撰稿人|极速涡牛

当11月份汽车销量出炉,无论SUV还是轿车,同比环比双增的大好形势都让人对车市前景充满信心,但在MPV板块,却是一片哀愁,似乎近几年这一趋势就没变过。

的确,就连轿车板块都已经恢复增长,MPV这头却还有4.1%的同比下滑,形势着实不容乐观。而且,更让人焦虑的是,整个MPV板块如今的市场体量,跟2016年巅峰时期相比,已经一半都不到——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1-11月累计数据中,MPV板块整体销量为95.2万辆,而2016年同期为219.8万辆!

对此,坊间有人称,MPV的连年萎缩,是因为受了五菱的拖累。真相真的是如此吗?笔者整理了近几年MPV板块以及五菱方面的有关数据,一番比对之后,还真有所发现。

MPV丢失的销量,五菱"贡献"半壁江山

国内MPV市场的繁荣,2016年堪称巅峰,那一年共卖出246.4万辆车,增幅高达21.8%。但自此以后,MPV便迎来了持续4年的下行,至今尚未看到尽头。而且,从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来看,这4年期间,MPV板块基本上保持了每个月都同比下滑的趋势,唯独今年7月和8月略有反弹,但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下图)。

另外,MPV市场过去三年间都非常巧合的保持了17%出头的同比跌幅,但这一数字今年被进一步拉大,前11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已经下滑23.4%,即便是最后一个月达到去年的水准,全年跌幅也将超过21%。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我们拉通2016年至今的数据可以发现,MPV板块的市场容量已经丢了大半江山,确切的说,今年前11个月95.2万辆的销量只有2016年同期的43.3%。

我们再来看五菱,这个MPV板块最大的玩家。

从上面这张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国民神车"五菱宏光早几年间的持续走高,近三年五菱在MPV板块的新品投入力度在逐年增加,可市场结果却并没有如其所愿,甚至可以说有些生不逢时,宝骏360销量已经萎缩到月销两千左右,新宝骏RM-5去年推出之后就不愠不火。

暂且抛开具体车型不说,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五菱在MPV板块的合计销量,2016年是MPV市场的高光时期,对五菱而言同样如此,其MPV车型销量在这一年超过了百万。但今年前11个月35.9万辆的数字,距2016年同期88.8万辆的表现已经相去甚远,其占比只有40.4%,甚至比MPV市场整体的萎缩速度更快。

难怪有人会说,是五菱拖累了MPV市场。

今年全年下来,假设12月份MPV市场跟去年保持同步,那么全年数据将会是108万辆左右,如此也就意味着会比巅峰年份少138万辆,其中五菱MPV这块全年按40万辆考虑,"缺口"则是62万辆,"贡献"占比约45%。同样的数据,如果是跟去年相比,那么五菱的龙头效应还会进一步放大到58%左右,所以,五菱对MPV市场的下行带动作用显而易见。

五菱依然是MPV龙头,但已"志不在此"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出,尽管五菱在MPV市场的份额逐年在下滑(今年份额比最高时期下滑了10.5个百分点),但它依然是这个领域最大的玩家,份额达到了37.7%。

只不过对五菱自己而言,他其实早已"志不在此"。

众人对五菱的印象,大多是因为五菱宏光,这款最高曾创下月销8W+、年销75W+的所谓"国民神车",民间有着各种版本的秋名山传说,其高光时期年销量足以位列全球十大畅销车榜单,而五菱也因为这款车一战成名。

但五菱宏光的颓势也已经相当明显,自2014年以后已是接连6年的下滑,今年销量基本只有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强。至于五菱旗下其他MPV车型,包括曾经风光一时的宝骏730,2016年之后也是四连跌,如今月销已经跌落至四五千辆的水准。

对此,五菱方面其实早有谋划,其乘用车转型计划早在2010年宝骏品牌诞生就已经显露无遗,去年推出的新宝骏及新车标,今年新推出五菱国际银标,都彰显出其进一步年轻化和乘用化的决心。

但市场对五菱的固有印象,使得他的转型步伐始终快不起来。

从上汽集团最近公布的旗下各公司产销数据来看,五菱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已经迎来一波八连涨,同期比数据甚至比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还亮眼。

只不过,仔细研究五菱近几年的销量构成,你会发现,五菱的销量一半都是在依靠商用车,其乘用车占比甚至远低于过去六年(如下表),距2017年乘用车占比近3/4仿若隔了一个时代。就算是今年的"八连涨",其中狭义乘用车却只有三个月份在增长,前11个月累计下滑超过20%。

十年前推出宝骏的目的就是乘用化,并在五年前就喊出加速乘用化转型,可如今看起来,五菱的乘用车销量反倒不如当初。而这,又是MPV带来的尴尬——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MPV在五菱总销量中的占比逐年在降低,从当初的接近50%,到今年已降至26.4%。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宝骏(包括新宝骏品牌)的尴尬,其在2017年达到顶峰,年销量超百万,但之后便是四连跌,如今销量只有高光时期的三成多,在五菱整体销量中占比也不及当初的一半。

当然,形势再逼人,也阻挡不住五菱乘用化和年轻化转型的决心。这一点,从新近上市的凯捷,就能看出一二。这款五菱母品牌旗下首款挂银标的国际化产品,产品力跟以前的五菱车型,就彻底上升了一个档次,其巧妙的6座设计和相当实用的大四座卖点,在十来万这个价位的MPV里面完全就是独一无二——抛开对五菱宏光的固有印象,凯捷可以称之为五菱旗下真正的家用化MPV。

最近笔者走访五菱的市场终端,发现尽管不少4S店里连展车都没有(只有试驾车),可凯捷的市场接受度还是很可观,销售顾问称完全按照订单排产,提车周期最快半个月。其上市首月7千余辆的战绩,就MPV这一亩三分地来说,搁在任何一家车企都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而按照五菱此前银标发布时候的说法,五菱母品牌挂银标的产品,最近三年已经规划了三款,涵盖更高价位的轿跑、SUV和MPV。所有这些动作,目的只有一个,摆脱人们对五菱以往低端微面和低端MPV的印象。

『最后说说』

其实,无论国内MPV市场怎么风起云涌,这几年的连年下跌,都是低端市场在主导。中高端领域,无论别克GL8还是本田奥德赛和艾力绅,表现都相当稳定,别克GL8今年甚至屡创月销量新高,最新一个月数据已经超过1.8万辆。至于像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LM之类的进口高端货,甚至常年加价都还得排队,哪怕店里不用摆车也不愁卖。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低端MPV市场的连年萎缩,也并非五菱一家之功,这个趋势,早在几年前长安转型乘用化,以及一众中小玩家逐渐淡出,就注定了。

只不过,五菱的根基决定了它必须扮演主导MPV市场起伏的那个关键角色。所以,正处于转型期之中的五菱,面对如今比巅峰时期少了六十多万辆的销量,而且恰恰又是出在MPV这块,"罪魁祸首"之名,是怎么也甩不掉的了。

但这也恰恰说明一段时间来国内MPV市场的不成熟,以及竞争较为单一。不过,随着广汽、上汽大通、吉利等玩家在MPV市场的不断布局,产品丰富度的不断增加,我们正在看到一个趋向健康的MPV市场,一个家用化特征日渐明朗的MPV市场。而且,从MPV板块的月度销量走势来看,其止跌拐点似乎已经不远了。

#mpv#5万以下#五菱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