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医儿科专家告诉你:为何“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2020-12-17新闻3

2020年的这场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理念,使大家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家长们都在寻找着如何使宝宝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秘籍,下面带你走进荣大医院中医儿科,请李宏伟主任帮助你在中医这个浩瀚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答案。

若要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

元代著名儿科学家曾世荣曾说过:“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三分饥”是指孩子吃饭要7分饱,这是一个饮食原则,提醒家长平常不应该让孩子贪食、吃的太饱。因小儿“脾常不足”,消化系统还不成熟,虽然对营养的需求量大,但是过度喂养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不能及时消化水谷就会引起食积、腹痛、厌食、便秘等病症,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三分寒”,并不是让孩子去受凉,是说让孩子穿衣适度,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小儿为纯阳之体,孩子穿的过多、过暖,会使孩子出汗过多,浸湿孩子的贴身衣服,此时如果调护不当,被外邪侵袭,容易感冒;三分寒,是为了使皮肤毛窍不要轻易打开而阻止寒气从外入侵,从而保护身体的健康。

七分饱能使身体少一点内忧,三分寒能使身体少一点外患,做到这两点,宝宝就可以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积滞是百病之源

在临床接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腹痛、厌食、便秘、发热、咳嗽的患儿,详细问诊后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病因,那就是发病前有吃的过饱,或吃的是肥甘厚味的病史,但家长们往往在早期意识不到,等到病情进展到孩子不吃饭了,腹痛,大便不通,甚至出现了发烧的情况,家长们才会重视。

李宏伟主任遇到了一位漂亮的5岁小公主,每隔1个月就发烧一次,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吃消炎药控制后,一个月后再次发作,反反复复达半年之久,来诊时孩子身材矮小,纳食欠佳,腹胀便秘,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苔白厚。患儿病机属于脾虚挟积,积久化热,上攻咽喉,反复使用消炎药更伤及脾胃,影响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家长们看到孩子反复生病就会从饮食上给与调补,殊不知虚弱的脾胃无法运化这些过剩的食物,导致积滞内停,火热化火。治疗采用了扶正祛邪,健脾消积的中药调理,治疗一个月,病情痊愈。

中医治法,宝宝最爱,妈妈信赖

孩子们生病了,妈妈们不愿意孩子们打针输液(除外急危重症),且很多妈妈比较信任中医中药。我院中药现有颗粒制剂,许多患者服用后表示:配方颗粒非常方便,沏中药就和沏茶一样快捷,效果也很好!

#小儿健康#便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