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说说明朝的一些人和事

2020-12-18新闻17

建功一世历经四朝不倒的张辅

说起明朝的国公,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那开国六公爵。其实真正从一而终并且拥有权力的国公爷也只有英国公、成国公、黔国公这三位,其他的不是被老朱废了就是剥夺一切权利剩下个名衔,其地位和信任程度根本不能和以上三位相比。今天我要说说的是英国公张辅

英国公张辅

张辅,1375年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县。父亲是鼎鼎有名的燕王大将张玉。史书没有记载张辅的教育情况,野史说的不严谨在这我也不采用。但根据他后来的带兵作战能力分析,他小时候起码是有读过兵书之类的。童年时期的张辅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因为父亲是燕王府的护卫队长,是一名公务员。闲暇时也跟着父亲学习下练兵和一些兵法的实践,这也为后来能成为名将之路作了个铺垫。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正式起兵谋他大侄子的反。24岁的张辅跟随父亲一起参加靖难之役,并获得人生第一个公务员职位“指挥同知”带领一小部分部队跟敌军作战。到了第二年,父亲张玉在东昌之战中战死,朱棣命张辅继承张玉的职位“都指挥同知”,继续带兵征战。之后在夹河、槁城、彰德、灵璧的一些重大战役中都建立过赫赫军功,被朱棣大加赞赏。靖难成功后,朱棣封张辅为信安伯,食岁禄一千石并世袭罔替。这下张辅也成功晋升为明朝的中级干部并获得了一张长期饭票

《明史》(卷154):“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为指挥同知。玉殁东昌,辅嗣职。从战夹河、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从入京师,封信安伯,禄千石,予世券

后来张辅的妹妹嫁给了朱棣为妃(昭懿贵妃),这下张辅又从高级干部成为皇帝亲戚,这时邱福和朱能(成国公)认为张辅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跟朱棣说不能因为他跟你成了亲戚你怕闲言闲语就不提拔他了。朱棣一想有道理,就再次晋升张辅为新城侯,食岁禄一千三百石。张辅成功由中级干部跃升为高级干部。不过正如邱福和朱能所说的,他能成为高级干部并非运气,而是靠实打实的军功上来的。

《明史》(卷154):妹为帝妃。邱福、朱能言辅父子功俱高,不可以私亲故薄其赏。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永乐三年,安南陈朝的权臣胡季犛弑君纂位,建立胡朝并改名胡一元。不久又立儿子胡汉苍为帝,自己称为太上皇并上表朱棣说陈朝绝嗣,自己代为监国并一直在寻找陈氏后人。朱棣不相信,并且那时陈朝皇帝的一个王孙叫陈天平的逃难到京城,跟胡季犛派来的使者一对质马上揭穿了胡氏的谎言。朱棣严辞呵责胡氏的使臣并下诏书说胡氏不配为人臣!胡氏上书表示愿意迎接陈氏归国继位。半信半疑的朱棣派都督黄中率领五千人护送陈天平归国。走到安南边境时胡氏派人杀死了陈天平和大明使者。消息传到朝廷后朱棣大怒!立刻任命朱能为征夷大将军,张辅为征夷副将军领兵三十万踏平安南。同时任命西平侯沐晟为副将军从云南出兵。

《国朝献征录》(卷5):“永乐三年,交趾国王陈日焜为具臣黎季犛所弑。季犛诡姓名为胡一元,子苍为胡大?,互矫称陈氏绝嗣。大?互其甥请署国事,上不逆其诈,从之。未几,求袭王爵,又许之。逾年陈氏孙天平始从老挝潜至京,奏愬。季犛闻之,惧,上表请迎天平,还以国。四年春,遣使者送天平归,至其境,季犛伏兵杀之及其使者。又僭称尊号,改国曰大虞,改年曰元圣。”

《明史》(卷154):“是时安南黎季犛弑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其故王之孙陈天平自老挝来奔,季犛佯请归国。帝遣都督黄中以兵五千送之,前大理卿薛匆为辅。季犛伏兵芹站,杀天平,匆亦死。帝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辅为右副将军,帅丰城侯李彬等十八将军,兵八十万,会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兵部尚书刘俊赞军事,刑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给馈饷。”

永乐四年十月,朱能在军中病逝后张辅继为征夷大将军继续前进,胡氏父子得知天朝大军来临时先是一惊,后又恢复自信,因为他们有杀手锏——大象。张辅当时跟部下士兵说“当年开平王远征途中病逝,祁阳王代之,率领大军横扫残元。我虽不才,愿效仿前辈,英勇作战荡平敌军。”可是当开始开战时明军还是处于下风,因为明军虽然有火枪大炮,但也射不穿大象那厚厚的皮肤,前期可谓出师不利。后来有人提议说大象怕狮子,但这中国和安南是没有狮子的。后来又有人建议说画上去,张辅更加一头雾水,连狮子都没见过怎么画呢?但名将就是名将,既然没有狮子就找几匹马,拿个布套外面画上狮子后套上去蒙住马的眼睛不就行了。这个方法果然有用,瞎了的马不管前面是什么照样冲,这时吓得大象们掉头冲向胡氏的部队,胡氏军队立刻溃散四处逃跑。后来张辅一路高歌猛进在安南奇罗海口活捉胡氏父子以及一众胡朝大臣贵族,胡朝灭亡。后朱棣派人寻找陈氏后人寻找不到后便宣布陈氏绝嗣,并在之后成立了安南交趾承布政使司,自唐朝后安南又一次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国朝献征录》(卷5):“九月壬申,师次龙州,大将军遘疾,以师授右副将军。十月戊子,大将军薨,辅代总其众,以进遣使驰奏。”

《明史》(卷154):“已,贼由富良江入。辅与晟夹岸迎战。升等以舟师横击,大破之,馘斩数万,江水为赤,乘胜穷追。时天旱水浅,贼弃舟陆走。官军至,忽大雨水涨,遂毕渡。五月至奇罗海口,获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安南平。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求陈氏后不得,遂设交阯布政司,以其地内属。自唐之亡,交阯沦于蛮服者四百余年,至是复入版图。帝为诏告天下,诸王百官奉表称贺。”

永乐六年张辅回京后朱棣亲自设宴慰劳,并且写了一首赋《平安南歌》送给张辅。而后晋封张辅为英国公,食岁禄三千石并世袭罔替。张辅及其家族从此作为英国公一直保卫着大明皇室直到明末。作为朱棣最受信任的武将之一,张辅一直跟随朱棣身边南征北战。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远征漠北归途中在榆木川病重,召张辅接受遗命,军队一切事物都归张辅统领。对于朱棣的信任,张辅是一直保留到底直到二十五年后的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

朱棣(王学圻饰演)

大胖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洪熙帝,张辅这时被朱高炽任命为《明太宗实录》编撰监修。朱高炽人好但短寿,登基十个月就去世(他的死因史学界一直有争议,这点大家自行网上搜索)。他的好儿子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德帝。朱瞻基登基后不久汉王朱高煦就开始叛乱,朱高煦派使者牧青进京找张辅作为内应,想着大家都是老战友好说话。张辅也的确没说什么废话,直接就绑了牧青出卖了朱高煦。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宣德元年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张辅领兵随行。战斗一下子就结束了,朱高煦投降。平定汉王之乱后又加吃岁禄300石统领京畿大军,此时张辅的威望达到顶峰。

汉王朱高煦(俞灏明饰演)

宣德四年,都御史上说为防武臣拥兵自重也为这位功臣能够有个好下场,请求朱瞻基解除张辅兵权。朱瞻基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下诏解除张辅兵权并召集到身边作为自己的参谋来谋划军国大事,后又加封光禄大夫左柱国。虽然没有了兵权,但威望未减反升。这也是朱家对于张辅的忠心给予的回报和保护。

1435年朱瞻基驾崩,九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正统帝。由朱瞻基他妈张太皇太后辅政,张太皇太后对朱祁镇说张辅、蹇义、夏元吉、三杨是先帝留下来的,国家大事一定要和他们商量,如果没有他们的同意就不能做。这时张辅对于这种信任和厚爱感动得热泪盈眶。

时间一眨眼到了1449年,这是一个让明皇朝哭泣的年份。正统十四年,受王振蛊惑的朱祁镇御驾亲征也先,大军抵达土木堡后被也先击溃,随军而行的张辅被斩杀在乱军之中,年75。

土木堡之变

建功一世获得这个下场,可怜一代名将张辅。但对于朱明皇室的忠诚,张辅保留到临终一刻,即使已经遇见了战争的结果,即使自己曾经大力反对打这场战斗。但您把儿孙托付给我,就算我已经无法带兵,但也会陪他走完这条路,无论对或错都会走完最后一程。后来张辅被追封为“定兴王”谥:忠烈。一忠一烈,足以囊括了这位名将的一生。

#明朝#朱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