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羡慕别家孩子说话早,表达能力强?做好这几点,你的孩子也可以

2020-12-18新闻8

前几天陪恒恒在楼下玩篮球,有个小男孩跑过来,指着我手上的球说:“球,球”。后面的祖辈跟过来,让他喊我阿姨,孩子不会。我估摸着孩子还不太会说话,正好恒恒想玩其他的,我便将篮球递给了小朋友。男孩的约有一米的身高,还不太会说话,我很惊讶。孩子奶奶告诉我,孩子马上两岁了。

我回想起恒恒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会说简单的句子了。

“我要吃饭。”

“我饿了。”

“我渴了。”

“要玩那个玩具。”

类似这样的短句子已经成了他的日常用语。当小区里大部分两周岁的孩子还只会蹦出一个字或者重复的叠词时,恒恒开口说话相对要早很多。

记得恒恒六个月时开始叫“爸爸”,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所指。可以说,他并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就跟说“咿咿呀呀”一样寻常。所以那个时候还不能算得上会说话。

他开口表达是在一岁十个月的时候,开始从嘴里蹦出单个字或诸如“饭饭”这样的叠词。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会说短句子,两岁半左右已经会说长句子了。上幼儿园时,他更是已经能完成基本的沟通了。

当很多的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到幼儿园,会因为语言限制受委屈时,我变得淡定了许多。因为他每天放学回来都能详细的告诉我幼儿园当天发生的一切,只要我想知道。另外,我还能从他的言辞里感知到他过的是否开心,就这样,他上幼儿园我一直很放心。

让恒恒早早的学会了说话,我很欣慰亲自带娃的几年里,做对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日常生活里,与孩子交流频繁

恒恒开始说话的日子,小区里宝妈们很惊讶,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自从出了月子,全权接管了照顾他的重任后,我就将他视做独立的个体,每天都会跟他正常的说话交流。有宝妈笑话我:“他都不会回话,这样交流,感觉好傻,像自言自语。”我知道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我曾经也有这种想法,那是在胎教时期。我拿着睡前故事在那里读,故事太简单,我读的很无趣,最糟糕的是肚子里的宝宝无法给我回应。但他出生后我的感觉就变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会笑,会哭,会闹,会给我们一个眼神,会咿咿呀呀学语,到后来还会用手指,用脚踢,用嘴亲……这些都是他与我们沟通的语言,我通过这些表情,动作和语言了解到了他的需求,所以我一直用正常的语言与他交流,就像我与他爸爸沟通一样。

二、从十个月开始进行亲子阅读,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研究表明,孩子三岁前大脑的发育可以完成成人的80%。当孩子幼小时,某方面启蒙的越早,那么大脑在这方面的发育就会更完善,语言更是如此。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是通过大量的听,到一定的积累后,慢慢的说出单个的字,再到说出叠字,如爸爸,妈妈,再到后来能说出简单的句子,到最后可以说出长句子的过程。想让孩子早早的开口说话,我们就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语言输入量,亲子阅读便是让孩子获取更多的语言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了。

说起亲子阅读,当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孩子才五个月大。我买来了三套色卡,还有十多本蔬菜水果和动物的小书。偶尔会陪他一起看看,但他的兴趣并不大,我也就没有再坚持。

直到恒恒十个月时,我给他买来了一套《小猪佩奇》的绘本,一册共十本。我开始带着他一起阅读,刚开始他也不听,一个人在床上爬来爬去,只顾玩自己的。后来我用很夸张的语调读给他听,还好奇的自言自语的说着书上的图画内容。他很快就被吸引过来了。一个月后,他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甚至当我偶尔某个晚上想偷个懒,不想读书时,他却早早的把想看的书搬到了床上,等待着我。就这样,他逼着我将亲子阅读坚持到了现在。

我很庆幸,我们当初的坚持。它让我们将阅读变成了习惯,更让恒恒早早的学会了说话。

三、经常带孩子出门玩

我们的日常沟通毕竟还是有限的,在外面就不一样了。遇到的每个人,都会让我们听到不同的语言,孩子的语言积累又可以增加很多。尤其与一些会说话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一起玩。同龄人更容易沟通,也更容易成为他们语言模仿的对象。

所以我们日常里,只要不是寒冷的冬天和下雨天气,我们基本都在外面玩。夏天更是每天会在外面玩上四五个小时。

当然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正常说话,只是时间有早晚。

然而有些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出现这种情况基本有这两种可能:

1、 家里有暴力现象,家长也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

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很可能导致孩子患有自闭症,不愿意开口说话。以前在社群认识一位宝妈,她家孩子三岁时被确诊患有自闭症。她说自己平时工作特别忙,孩子都交由婆婆照顾。婆婆是个很强势的人,对待孩子很凶,经常会责骂孩子。

她老公很不争气,钱赚的少,每天下班到家就沉迷于游戏,她看不过去,家里常常会发生无休止的争执。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面对家里的一地鸡毛,也没有心力管孩子。但后来发现别人家两岁左右的孩子陆续会开口说话了,她儿子还不会,听别人说孩子开口说话有早晚,她也就没有在意。

后来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她就急了,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患有自闭症。她这才知道,孩子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不是因为乖,而是感知不到家庭的爱。她很自责,为了帮孩子治病,她只好辞掉了工作每天陪伴孩子。

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中,缺少关爱,缺少交流,孩子就会出现不会说话,不愿意说话的情况。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想要孩子幸福,我们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也努力给予孩子温馨的家庭。

2、家长共情能力太强。

有个三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全职的妈妈很奇怪,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半天,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医生以为遇到了疑难杂症,到她家里观察后发现,原来问题出在这位妈妈的共情能力太强了。

每次孩子需要什么东西,还没等孩子说出来,妈妈已经将东西放到了孩子手上,孩子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医生建议妈妈要适度的装傻,三个月后孩子便开口说话了。

很喜欢有人说的关于教育的这样一句话:

教育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教育就是心里有话,大胆说;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

可见育儿路上,家长学会做傻子,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孩子多么重要。

恒恒经常滔滔不绝的跟我详细的描述一件事情或他的观点,还用上了‘因为,所以,但是’这样的词汇衔接,我经常把自己当做一脸无知的少年,然后提出诸如“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呢?”“不会吧,那怎么办呢?”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他总有表达不尽的欲望。不仅如此,良好的沟通能力也为他赢得了满满的自信心。

让孩子早早说话,好好说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再加上我们一点小小的智慧,孩子便能将语言能力发挥得更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日常里多与孩子沟通,坚持亲子阅读,多带孩子出去交友,把自己当成一无所知的孩子,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只要我们能做好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愿我们都能做个爱孩子的傻妈妈,愿孩子们都能拥有可以快乐表达的童年。

#0-6岁育儿经#

#孩子#恒恒#语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