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2020-12-18新闻43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12月18日,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经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在黑龙江省海伦大峡谷发现的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包括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极具历史和科研价值。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是研究东北地区恐龙时代植被、古环境、古气候,探讨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白垩纪植物群关系的重要依据。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是小兴安岭西坡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程业明博士发布了说,黑龙江是国内唯一出产邓普斯基蕨的地区,海伦产出的邓普斯基蕨数量多、个体大。大量登普斯基蕨茎干的发现表明当时松辽盆地北部植物群落中该树蕨在局部地区可能是优势类群。同时,海伦化石的发现为中国白垩纪地层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代地层的对比提供了证据。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是展示地质历史变迁、化石埋藏和发掘的极好科普场所。海伦大峡谷古生物化石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研价值,进而探讨海伦地区当时的古地理、古环境及古气候。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立东研究员发布说,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主要有植物化石3大类,5科8属,动物化石主要可分为4大类,初步认为海伦大峡谷地层应属于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科技日报记者李丽云 通讯员 马明超)

#化石#遗迹

qrcode
访问手机版